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警惕“絕經后出血”背后的元兇
王女士今年53歲,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平時比較注意儀表,同事和朋友經常夸她年輕,很多第一次見面的客戶以為她只有40多歲。然而,歲月還是悄悄的留下了痕跡,王女士在3年前已經自然絕經,并平穩過渡了更年期。3個月前,王女士突然有少量的陰道出血,持續了4天后就自然停止了,王女士覺得和原來來月經的感覺很像。“難道是真的變年輕了,又開始來月經了?”王女士有些疑問和擔心,就來到婦科就診。醫生了解情況后為王女士安排了盆腔B超,結果提示宮腔內膜12mm,回聲不均。隨后醫生為王女士行宮腔鏡檢查+分段診刮術,術后病理結果提示竟然是子宮內膜癌。
北大腫瘤醫院婦科腫瘤科主任高雨農介紹,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病率及死亡率逐漸上升并趨于年輕化。其發病率在歐美等發達地區已躍升為婦科惡性腫瘤第一位,占女性惡性腫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2015年美國新發子宮內膜癌約54870例,死亡10170例。在我國其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部分地區(北京、上海、中山市)已超過子宮頸癌,成為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
子宮內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高血壓、肥胖、糖尿病、雌激素替代治療、初潮早、絕經延遲、不孕不育、應用他莫昔芬等均為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根據臨床與病理特點的不同將子宮內膜癌分為兩型:I型癌和II型癌。I型癌為子宮內膜樣腺癌,臨床最為常見,占子宮內膜癌的90%,圍絕經期女性為易感人群,主要由子宮內膜增生發展而來,與內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有關,一般預后較好;II型癌為非子宮內膜樣腺癌,發病率較低,占子宮內膜癌的10%,絕經后女性為易感人群,主要發生于萎縮的子宮內膜,侵襲性強,預后較差。
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陰道出血或陰道排液癥狀,對未絕經的女性,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周期紊亂。由于這些癥狀一般在疾病早期出現,因此,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即可在疾病早期得到診斷治療,從而獲得良好的預后。
對于內膜癌患者,臨床的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經陰道超聲、核磁共振成像。經陰道超聲是常用的檢查方法,對患者無創傷,操作簡單、快速,能較為清晰地顯示出患者子宮內膜、漿膜、子宮肌層、卵巢等各組織,能觀察患處血流變,可判斷肌層浸潤深度、宮頸受累情況、子宮外轉移等多種情況,在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及應用價值。子宮內膜癌的超聲表現為子宮內膜增厚、回聲粗糙不均,與子宮肌層分界不清。核磁共振成像由于具有對軟組織分辨率高、能夠多方位及多序列成像等優勢,目前已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可以用于子宮內膜癌診斷、分期以及指導治療和隨訪的可靠方法。
子宮內膜組織病理分析在診斷內膜癌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要確診內膜癌,一定要取得內膜的組織做病理分析。取得內膜組織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段診斷性刮宮術以及宮腔鏡檢查。分段診斷性刮宮術自1843年應用于臨床,目前仍為廣泛采用,曾作為子宮內膜癌診斷的金標準,也是絕經后出血的首選檢查手段。由于該術式是在非直視的情況下進行,取材存在局限性。但在經濟水平欠發達地區,作為傳統的子宮內膜癌診斷方法,分段診刮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宮腔鏡檢查可直觀了解宮腔及宮頸管情況,操作簡單、診斷準確,已成為現代診斷宮內病變的“金標準”。宮腔鏡直視下活檢及分段診刮可以直接、全面觀察宮腔情況及病變的大小、部位等, 并可在直視下進行定位內膜活檢, 有助于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診斷、減少漏診, 從而有助于術前期別的準確評估和估計腫瘤范圍。
對于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及藥物(化學藥物及激素)治療。可通過術前輔助檢查評估腫瘤累及范圍、病理類型及患者一般情況決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早期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后根據高危因素決定是否行輔助治療及行何種輔助治療。
王女士因為對“絕經后出血”采取了足夠的重視,從而在疾病早期發現并得到治療。因此,對于絕經后出血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須知“月經一去不復還”,絕經后的出血往往提示著內膜的病變。而對于圍絕經期女性甚至育齡期女性,如果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需及時就診,除外內膜器質性病變再去考慮內分泌、精神因素。
除了關注月經,我們還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膳食,保持合理的體重;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要平穩控制血壓、血糖,使自己處于相對良好的身體狀態;如果因為疾病需要服用雌激素或他莫昔芬治療時,需定期監測內膜厚度,加強隨訪;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心態平和,有健康的心境。 (北大腫瘤醫院 張楠)
編輯:趙彥
關鍵詞:絕經后出血 子宮內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