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辦實事 惠民生 出亮點
東營市河口區政協關注生態文明推進美麗城鄉建設
去年以來,東營市河口區政協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在協商議政中助推改革發展,在服務民生中促進社會和諧,在創新創優中推進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不少新亮點、新特色。在政協第八屆東營市河口區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河口區委書記茍增杰,對區政協2015年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鄭重地說“區政協在關注生態文明,推進美麗城鄉建設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效,是獻計出力惠民生的新亮點、新特色……”這一點贊,贏得了會場的一片熱烈掌聲。
緊扣生態環境建設獻策。綠色、生態、環保是推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該區政協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從加強水氣污染專項整治入手開展調研,先后對神州澳亞糞污沼氣處理工程,挑河、神仙溝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匯海醫藥污水升級改造工程,藍色經濟產業園污水處理廠等項目進行實地查看,監督工作進展情況。召開協商會議,就生態環境建設議題進行充分討論,與會委員從加大水氣污染整治、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加強節能減排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35條,為助推該區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確保了該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連年在全市排名第一。
緊扣村落文化保護建言。村落文化承載著鄉土記憶、血脈眷戀,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河口區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地區,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群眾先后遷徙至此,墾荒種地,耕海牧漁,不同的文化理念、生活習俗在這里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形成了各種鄉土文化融匯一體的移民文化、黃河文化、海洋文化。近年來,隨著該區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一些老民居、老物件、老行當、老風俗因時代變遷逐漸消失。為傳承保護好這些村落文化,河口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到青州等地考察學習,深入全區三分之二以上村莊實地調研,提出注重規劃引領、建立村落文化檔案、打造特色文化村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等意見建議,得到了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該區政協于2015年8月份啟動實施全區《村落記憶》征編工作。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今年將完成編輯出版。東營市政協調研組來該區調研此項工作時評價:“村落文化保護工作,河口區政協又走在了全市的前面。”
緊扣文明城市創建出力。圍繞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組織5個界別70多名委員,就健全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等進行經常性監督,為促進文化城市創建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引導社會各界群眾參與創城工作,大力宣傳創城特色和工作經驗,為創城提供了廣泛的輿論支持。圍繞鄉村文明建設行動議政成果,聯合黨政督查部門視察監督成果轉化落實情況,促進了部門創城工作。此舉,不但為確保該區連續三年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給予了強力支撐,而且還助推該區榮獲了“中國人居環境示范城市”榮譽稱號。
編輯:薛鑫
關鍵詞:東營市河口區政協 生態文明 美麗城鄉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