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一家出版社可以開多久?

2016年03月30日 10:06 | 作者:葉傾城 |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不久前我讀到一本書,寫到了日本的貝葉書院,1681年起已在印書賣書,三百余年專心一意。到現在,坊間還有它百年前的出版物有售(自然是在舊書店),“穿線無一脫落”。作者的感嘆:要說文化積累,這就是了。

看到人文社慶祝六十五周年的新聞,我下意識想到貝葉書院,也許,人文社也有機會是下一個貝葉書院?

我小時候看過的第一套《紅樓夢》就是人文社的;《一千零一夜》只有人文社的是全集,其他的都是給小朋友看的潔本兼節本。那時我從未遙想過編輯是誰,出版社又是何等模樣,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一本書除了作者之外,還有編輯、校對、審稿……這許多人。我只是閱讀,它給我什么,我讀什么,它是最高大上的出版社,是一個國家的文學與文化面貌。

但我……已經說不出,我最近一次買人文社的書,是哪一本。可能是因為,我買書的量越來越少了,長安米貴,但房子更貴,房間裝不下這么多書,地板有可能被壓垮。現在帶一本紙質書回家,需要的勇氣不比抱一個棄嬰回家少。

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是:我漸漸不太看這么嚴肅的書了。

碎片化時代已經來臨,地鐵上人手一部手機,偷偷看看,有些在看朋友圈上轉來轉去的雞湯文,有些在打小游戲,有些在看美劇,也有人在讀小說,我偷眼一瞥,估計是個打怪的網絡小說。文學在哪里?是存在還是不存在?

也許,正如這個時代的音樂往往是以幾十秒鐘彩鈴的長度呈現,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也是如此:一方面是百花齊放,就內容:雅文學、俗文學、盜墓文學、宮斗文學……越來越門類齊全。就形式:紙質、電子、聽書——以后還會有觸摸書吧,總是在翻新升級。另一方面卻是泥沙俱下,閱讀多半是出于娛樂或者是專業方面的學習。安靜沉重的書,觸探靈魂、質疑人生的書,大部分人不愿意碰:日子已經很累,何必讓自己累上加累?

最近出爐的作家富豪榜,上榜者以童書作者及網絡作家為主,十年磨一劍的書當然也有人寫,也有人讀,但作者和讀者都是同樣的寂寞。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不知道。

中國作為至今仍有大量文盲的國度,我倒真心覺得,有個微信微博的,能保證普通人每天的一定文字閱讀量,其實還勝過都在打麻將、侃大山。而作為非專業讀者,應該讀多少書?這取決于當事人的心性、成長環境、收入狀態,難有定論。魯迅說“有病不求醫,無聊才讀書”。已經做不到了,無聊的話,上網看彈幕吧。

但我還記得曾經讀書的心情,讀完了又激動地打電話給朋友交流心得,電話粥一煲一兩個小時,真是“少年說書氣橫斗”。我也有朋友漸漸退休,開始重讀經典。莫言得諾獎后,一天內,圖書館里他的書就被借空。所以我想,所有的躁動都會沉淀,碎片積少成多,到時候堆滿屋子,我也會回到讀舊書厚書的時代吧。

到那時,我知道人文社一定還在,還在等著我。

(葉傾城)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貝葉書院 人文社 文化積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 午夜福利93波多野结衣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