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放生罰款”上線能否“下架”野蠻放生?
近日,昆明市政府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昆明市環滇池生態區保護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規定》),對環滇池生態區的范圍、保護原則、建管開放等方面進行明確和規范。《規定》明確,在環滇池生態區指定區域外放生動物的,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3月27 《昆明日報》)
近年來,野蠻放生,時有發生。比如有人在廣州市從化鰲頭一農村,放生上千只老鼠;在深圳某公園竹林瘋狂放生眼鏡蛇,在滇池中放生牛蛙、食人魚等與環境不兼容物種。這些野蠻放生,不僅給當地群眾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更嚴重影響生態均衡。因此,出臺法律規定,制止野蠻放生的呼聲,此起彼伏。滇池“放生罰款”上線,可謂是正當其時。
然而,“放生罰款”上線,野蠻放生能否“下架”?對此,我并不樂觀。一則,“放生罰款”的罰的并不痛。《規定》明確,“在環滇池生態區指定區域外放生動物的,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這意味著,即使是瘋狂的放上萬只食人魚,最多也只罰1000元。如此輕飄飄的罰,管住零散放生尚可。但管住瘋狂的野蠻放生,難!
再則,野蠻放生監管的難點是發現問題。其實野蠻放生者對自己行為違規、違法,心知肚明。因此,無論是放生萬只老鼠,千只毒蛇,放生者都不是鳴鑼開道、公開而為,而是在僻靜處偷偷為之。這無疑增大了監管的難度。偌大的滇池,監管死角和空窗時段更多。如何發現野蠻放生,顯然更是個問題。
事實上,對于放生行為,法律早就定下了硬規矩。《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明確規定,“需要將野生動物放生于野外的,放生單位應當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對于擅自放生行為,相關職能部門必須依法及時制止,責成其消除影響,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經濟、法律制裁。”但梗塞點在于執行上被架空。正是由于執行的不給力,才造成野蠻放生,禁而不止、愈演愈烈。可見,滇池版“放生罰款”的重點和難點,關鍵也在執行上。否則,“放生罰款”就會淪為橡皮圖章。
那么,如何讓“放生罰款”硬起來呢?首先,相關部門要整合自身監管、群眾檢查、媒體監督,建立全天候的監控網,切實不讓野蠻放生有空可鉆、有機可乘。抓住野蠻放生行為,更有從嚴執法,嚴懲不貸。其次,相關部門更要“放生罰款”帶電。顯然,200元---1000元/次的罰款,并沒有觸及到放生者的痛點。如何讓野蠻放生者感到痛,更值得考量。
放生本是救護眾生、修積功德的善舉,但若守規矩,放生就會淪為殺生。而“放生罰款”就是一個預防放生變放惡的規矩。但如何讓這個規矩硬起來,切實讓野蠻放生“下架”,更值得相關部門考量!(薛家明)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放生罰款”野蠻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