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抓住“改革”這個核心

民建界別委員建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03月21日 08:44 | 作者:王卓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我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注重三個結合。”周新生委員在全國兩會民建界別小組討論會上,著力從金融角度建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一個結合是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結合。在去產能、補短板等方面都要有所結合。”他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和金融手段的運用相結合,“比如去產能,會使得銀行產生一些不良資產,會需要一些金融手段去化解。補短板時,可以利用資本手段等進行短板融資。”他還同時提到目前我國產業支持和退出的機制不夠完善,不利于優化產業結構的問題,建議正視機制問題,加以完善。

在全國政協委員周漢民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供給側”和“結構性”都是定語,都是來描述“改革”這個核心的,只有法制機制和體制改革都能滿足需要,生產的產品才能真正滿足需要。“有時候緩慢的不是實踐,而是規則、規范,和對規則、規范的敬畏。”

“農業的供給側改革要提高效率。解決辦法一是規模化,二是社會化分工合作。”錢學明委員關注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業、工業、創新方面的內涵。在工業方面,錢學明建議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通過自律、他律,提升產品質量。在創新方面,他建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文化領域也是如此。文化產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要關注傳統文化的效益。”李修松委員立足自身專業談文化,他同時提到,現在我們有簡單照搬國外文化產業模式的現象,效益不高,底氣不足,缺乏科學方法,會導致生產出一些畸形的文化產品。他建議,“通過文化創新進行改革,分析消費者心理特征、審美需求、消費取向,指導文化產品發展方向,研究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的理論、方法、手段。”

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同樣關注文化產品供給側改革。他建議,改革要在文化產業中引入大數據技術、加大文化領域的立法力度、打通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通路、大力推動文化產業鏈整合。

“當前,滿足群眾需求的產品還不夠多,也不夠好。”白重恩委員認為,如果要提高供給質量,改善供給結構,就需要國有企業和非公企業一起努力,生產出更多滿足國家發展、群眾需要的產品。“所以,重視民營企業、非公企業,讓他們能與國有企業平等競爭,非常重要。這也是供給側改革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重恩說。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建界別委員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文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 午夜在线看嘿嘿嘿 | 亚洲精品国产官网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