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張勉之委員: 兒科本科恢復招生 遠水難解近渴

2016年03月16日 16:19 | 作者:趙瑩瑩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不久前,北京一所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給記者講述了她極為平常的一個“工作夜”。

當晚,從走進急診室那刻起,她立刻被裹進患兒和家長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圈。一個孩子看病,最少兩三個大人陪著,小小的診療室擠得透不過氣來。雖是夜晚,可到急診室看病的患兒一個接著一個,幾乎沒有停歇。她一邊給孩子做各項檢查,還要分出精力回答家長那些瑣碎的問題:“這個藥對胃有沒有刺激?”“孩子為什么一到夜里就咳得厲害?”……不知不覺,天就蒙蒙亮了。看看記錄,超過100個病人。整整一夜,別說合眼睡覺,就連喝水、上廁所幾乎都沒有時間。

能否緩解當前這種強度極大的工作狀態,是這名兒科醫生最為關心的事情。

“國家出臺政策鼓勵培養兒科專業本科生是好事,兒科醫生確實太緊缺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公安醫院副院長張勉之告訴記者,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發布消息稱,要恢復兒科本科招生,支持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8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專業,并將于今年7月起開始招收兒科學專業本科人才。

“當初我上大學的時候,醫療系專門設有兒科專業。后來由于計劃生育的原因,兒科病人逐年減少,這個專業就隨之取消了。”張勉之認為,恢復兒科專業很必要,但似乎有些遠水解不了近渴。按照國家醫師培養政策,無論是五年制本科生還是七年制研究生,畢業后到醫院都不能馬上到門診急診看病,需要進行規范化培訓。

“本科生進入醫院后至少接受2—3年的規范化培養。接受一系列的培訓,前后加起來大概需要8到10年的時間。結束了培養周期,考取醫師資格證書后,他們具備了當醫生的素養,才能上門診急診看病。”在他看來,對兒科醫生而言,3年規范化培訓必不可少。給孩子看病不同于成人,需要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來判斷。

“有人提出降低兒科專業錄取分數線,無形中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學得不好才來做兒科醫生。”張勉之坦言,這種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風險大、問診難、配合差,加之兒童病情變化快,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要迅速成熟起來,獨當一面,難度更大,“不能只單單從錄取分數上做文章”。

他建議,應考慮完善兒科人才培養體系,多渠道培養兒科醫生。國家需要加大對培養專業兒科醫生的投入,培養更多合格的兒科醫護人員。同時,提高兒科醫護人員的待遇,確保兒科醫生招得來、留得住,讓已有的醫護人員能夠更好地堅守崗位,為病患服務。

同時,他呼吁國家在鼓勵兒科本科專業招生的同時,配套出臺相關就業引導政策。“可以促進高校和大醫院聯合培養,本科5年畢業后先進入醫院進行臨床輪轉,同時在高校接受專業知識學習,緩解兒科從業者緊缺的問題。”



編輯:趙彥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 張勉之 兒科醫生短缺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