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政協委員孔維克:建議規范以“孔子”命名的獎項活動
2016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美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孔維克,與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共同提交了《關于規范以“孔子”命名獎項的提案》,旨在規范相關評選活動與獎項,保障其正面價值與國家形象。
為何提交了這樣一個提案?關于提出此項提案的原因,提案人之一的孔維克表示,自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在學術研究中、在民間社會,孔子都受到了空前的尊重。但是各種團體對于孔子名稱的使用,因為操作不規范、評審不嚴格,導致孔子名稱濫用,使孔子形象受到損害。例如,由中國鄉土藝術協會舉辦的“孔子和平獎”,自2010年發起,分別頒獎給了臺灣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俄羅斯總統普京、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莫桑比克總統穆加貝、一誠法師等等,除一誠法師外無一親自領獎,有的“獲獎人”還發表聲明不接受,遂成為國際鬧劇,中國文化部不得不在網上發表此項獎項“非政府官方舉辦,與文化部無關”的聲明。“孔子和平獎”此舉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有百害而無一利。在此情況下,這個提案旨在出臺監管保障機制、強化監督機制,對目前已成立的獎項與活動進行定期審查與監管,對將要成立的項目要嚴格審批,避免對孔子、對國家形象的損害。
該如何規范以“孔子”命名的獎項、活動呢?孔維克表示,對于如何以“孔子”命名獎項與活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孔子作為中華文化的符號、中國國家形象的文化代表,對以他命名的獎項與活動的審核與監管應該更加嚴格與權威。應由政府指導的權威機構作為監管機構,設置相關條文、規定,對每一次的評獎活動進行監督、監管、審批,并提供咨詢。
關于提案人—— 孔維克談到,他是孔子的后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孫),來自山東曲阜——孔子故鄉,因而對“孔子”的提案也就特別熱衷,對傳統文化也十分感興趣。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兩會 政協委員孔維克 規范以“孔子”命名的獎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