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依靠自主創新技術助力供給側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鄧偉:建立“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安全體系

2016年03月12日 20:08 | 作者:胡京春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胡京春) 我國資源廣博、物產豐富,擁有四川五糧液、貴州茅臺、五常大米等諸多“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強有力的增長點。

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已對近兩千個“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施保護,核準六千多家企業和組織使用;獲保護的“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值接近萬億元。

然而,在相關認證類產品結構日趨多樣化、品牌效應有力提升的同時亦在實際應用中出現了相應問題。

缺乏對認證類產品有效技術監管所導致現有標識易被仿制,假冒標識導致“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公信力下降;品牌價值的下降嚴重影響了企業、農戶的收入和消費者的權益;公信力和品牌價值的破壞,損害了名優特產品的影響力。

基于以上問題,鄧偉建議將工作重點放在基于相關標識認證的誠信認證系統的建設與完善上面,該系統作為通達政府、企業和百姓的價值鏈條,將在促進區域首位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競爭力,特別是在推動國家“精準扶貧”及“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其重要職能優勢。

如何加快建設基于認證類產品標識的誠信認證系統?鄧偉委員建議:利用現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比較成熟的編碼技術,建設基于“一物一碼”可追溯的誠信認證系統。利用相對成熟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編碼技術,基于國家質檢總局的“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農業部的“綠色食品認證”及“有機食品認證”等標識建設誠信認證系統,幫助和保證獲得認證的產品能夠保質、保量地進行流通。

“以防偽、溯源等手段,為消費者創建真正安全誠信的市場環境。”鄧偉建議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助力政府有效對認證數量和質量進行管控及準確及時追責。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消費者對標識認證的社會誠信認知度,實現信息通暢、好貨好價、供需互動,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更有助于構建誠信體系和誠信社會。

鄧偉還建議實現連接政府、企業、農戶、消費者價值精準傳導的生態價值鏈。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鄧偉 “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视频 | 久久高清亚洲免费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 日韩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