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讀懂中國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從時間的維度看,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有著節點意義:是前一年工作的總結,也是新一年施政的總綱。而在兩個五年規劃的交接棒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由此更顯特別。
中國的發展,走的是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每一份政府工作報告,都如同在這條路上留下的一個腳印。放入前行的歷程中,這些腳印連成了一條既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他人的“中國道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解碼過去一年乃至5年,更能讀懂中國發展背后的“政治經濟學”。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以理念為引領,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基本經驗。3年多勵精圖治,3年多爬坡過坎,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從“新常態”到“新發展理念”再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凝聚著對經濟規律、發展規律的思考,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內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頗多讓人眼前一亮的點,都折射出這樣的“理論底色”。
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對應“新常態”的判斷;“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應提高消費品品質的供給側改革。而新發展理念,更是貫穿始終。擴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新發展理念可謂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推進“機器換人”,建設“扶貧醫院”,發展“高端出口”……代表委員的熱議也顯示共識的不斷凝聚與擴大。“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回響,就是這些新理念在“十三五”期間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編輯:秦云
關鍵詞:政府工作報告 政治經濟學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