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聲音不碰撞,民眾無兩會
兩會,作為中國年度最大的政治事件,人們通過各種辦法視察著權力中心的運作情況。但其中有些人認為,十多天的兩會,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改變呢?兩會結束,街市依舊太平,各自拍拍屁股,又回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過活去了。
這樣的悲觀滲透在我們的社會肌理里,可在我們互相傳遞這悲觀的情緒時,我們依舊積極主動地在參與兩會的討論,尋求那些可以觸摸到的進步。是的,兩會就是這樣,總是糾結著悲觀與進步。
相比于社交網絡中的兩會熱,人們更期待,兩會的現場能更熱鬧,聲音更激烈。一則,代表委員在兩會上不發言如何能夠做到民意社情的反映與傳遞。二則,代表委員本是體現民意,來代表民眾監督政府和官員的,但現在反過來因為自身的行為而非議題的價值正義,公眾和代表委員要進行著各種PK,這種原本不該存在的辯論實際上也是參政議政資源的浪費。
“無辯論,不兩會”,兩會作為中國民主政治的主要組成部分,辯論本就應該成為常態。唯有大膽的表達才是謀求共識的前提,這是參政議政的基本常識。但代表委員怕民意誤解不表達,甘當啞巴,如何營造一個辯論的兩會?
而當下,即便有代表委員引發的辯論,也多出現在會場之外的民眾和代表委員之間,而“兩會”會場上,代表委員之間的常態性辯論,還較為缺乏。似乎代表委員們遵守著那種各說各話、互不批評、互留情面的潛規則:可以毫不客氣地批評某種社會現象,就是不會站出來明確批評另一個代表委員的觀點。于是,常常是輿論在會場之外批評得熱火朝天,而會場之內的代表一片沉默。這種會場之上的相對和睦,已經成了代表委員權力行使的一大硬傷。
本來,按照權力來源來講,代表的權力來自選民,通過其權力授予,來對政府部門和官員進行監督,因此,兩會本應成為代表詰問官員的場所,民生問題爭論中尋求解決的地方。只要有政府部門,其政績未能獲得民眾滿意,代表委員就應該挺身而出,進行質詢;只要有政府官員,在應對民意或者代表之質詢時,態度不謙恭,或者答復顯得粗鄙甚至不合格,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否定其作為。
要知道,國之大事在民主,踐行民主就得大膽表達,敢于辯論。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越來越突顯,社會利益的分化,公眾對代表委員要求和期待也更高。不論是分組討論還是大會討論,不論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還是財政預算,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代表委員能夠真正履職,將三千代表各自身后的群體聲音,在兩會這種利益博弈的平臺上表達出來。在大膽發言中出現觀點意見的碰撞,在火熱的辯論中謀求國計民生的解決之道。
代表委員如果啞言于兩會會場,民眾的權利則必然失落在代表委員的推卸責任之中。其實參政議政,就是不同利益群體站在各自立場上的利益表達,共識是通過博弈產生的。有發言才有辯論,有辯論才有共識,有辯論才有信息更加透明、道理更加清晰。(馬想斌)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兩會 辯論 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