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王珉落馬:兩會打虎更具沖擊力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昨日通報,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王珉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媒體稱王為兩會“首虎”。此事馬上成為全國人大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的一個熱點。
十八大以來,中央已連續3年在“兩會”期間拿下一些腐敗分子,比如去年“兩會”期間,中紀委先后宣布云南時任省委副書記仇和等3人接受組織調查。全國“兩會”期間,中外記者云集北京,中央此時打虎顯然更具沖擊力。這也說明,沒有誰手握“免死金牌”,也沒什么“時間迷信”,在重大會議、重大活動期間打虎已成“常態”。
以前“兩會”期間落馬的高官,被查前多在會上議論國是,慷慨激昂。王珉是前任遼寧省委書記,3月3日還出席遼寧代表團在駐地舉行全體會議,可今天已成階下囚。落馬前后的反差,對大家肯定是一場“震撼教育”。
雖然已知王珉涉嫌嚴重違紀,但他到底在哪些方面違紀、在為官的哪一任違紀,目前還不得而知。從近幾年反腐的大量案例來看,一名正省級高官落馬,一般不是他在高位上突然變質,其問題通常其來有自,可以追溯到他們主政一方時。自2002年起,王珉先后擔任蘇州市委書記、吉林省長和省委書記、遼寧省委書記,現在還是全國人大高官,每個階段都不排除“違紀起步”的可能。
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王珉是被中央巡視組對遼寧省的“回頭看”挑落馬下,彰顯巡視“回馬槍”的威力。王擔任遼寧省委書記,去年5月才卸任,不排除其在遼寧任期內嚴重違紀的可能。當時中央第三巡視組曾巡視遼寧,現在看來,王可能是暫時過關。現在落馬,更像是腐敗分子的一種宿命,無可避免,不可抗拒,僥幸不得。
對于中國的反腐敗,王珉稱得上具有典型意義。過去,他曾是反腐倡廉宣傳的“先進典型”。2003年,媒體宣傳蘇州“百官共廉”現象,一度轟動一時。那時王珉擔任蘇州市委書記,曾對媒體講,反腐倡廉關鍵是一把手敢于抓班子,敢于抓下級,敢于抓自己,以身作則。他當時的下級包括市長楊衛澤、副市長姜仁杰,后來姜因受賄被判死刑,楊衛澤違紀其實也自蘇州任上始。偽裝極深的“先進典型”落馬,其意義同樣不容小覷。
善于偽裝,隱藏極深,這恐怕是王珉作為大老虎的顯著特點。曾有研究機構對近20年來1419個腐敗案件作出分析,發現腐敗“潛伏期”平均為4年,官越大,“潛伏期”越長。但正如一句電影臺詞所言,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現在王珉被查,還應了一個說法: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如今,在“兩會”的聚光燈下“落馬”,傳遞出反腐永不收兵的深意。
編輯:秦云
關鍵詞:王珉 兩會 打虎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