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政協委員:適度通脹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劑
針對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特別是如何理性看待通貨膨脹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昨日接受天府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經濟運行壓力和風險仍然較大,而環保、生態和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在發展中適度的通貨膨脹,很多時候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助推劑。
劉漢元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得以長足發展。但伴隨我國經濟增長,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峻,于是大家開始討論“經濟過熱需要踩剎車”“需要轉變增長方式”等問題,并一度成為社會熱點。“從一定層面上講,確保我國經濟環保、生態和綠色發展的思路是對的,也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選擇和必由之路。”
此外,劉漢元表示,30多年來,我國GDP增速均保持在8%—12%之間,當對比CPI和GDP這兩條增長曲線時,我們會發現當我國GDP增長率在8%-12%區間時,CPI增長率基本在3%-6%,但總體上中國當時的經濟走勢都很好。事實上,凡是CPI小于等于2%時,經濟的通縮特征就開始凸顯,這個分界點并非大家通常所認為的0。“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從貨幣供應和調控的角度講,CPI許多時候應該被當作一個正面伴生的指標去理解和匹配,甚至可以說,一定的通貨膨脹在很多時候就是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和助推劑,而非洪水猛獸。”劉漢元總結道。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適度通脹 經濟發展 兩會 劉漢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