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代表委員關注二孩配套政策 想生二孩問題是誰帶?
“生?生了誰帶?”掛了婆婆的電話,呂蕾怒氣沖沖地對著丈夫喊道。自從去年10月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公布后,呂蕾說不清接了婆婆多少個關于生二孩的電話。
呂蕾與丈夫大學畢業后留在北京,供著一套北京南五環的房子,養了一個7歲的女兒,日子倒也算小康。然而,婆婆想抱孫子的愿望從去年年底開始“膨脹”。
90天的產假太短,單位里打算生二孩的同事被老板“逼走”。沒生育保險,在北京生個孩子通常花費不低于兩萬元,女兒沒有北京戶口,上的私立幼兒園,一個月需要3500元,每次帶著閨女去醫院看個感冒都要上百元……也想過生二胎的呂蕾心里計算著,孩子3歲前她必須在家看娃,難不成讓遠在山東、已經60多歲的婆婆來帶?
上海的王女士有一個3歲的兒子,這幾個月也在和老公商量是否生二孩,“要再生一個,就得換個大點的房子,現在房價這么貴,怎么換?養娃也要花不少錢,在外面隨便上個培訓班,一年就得一兩萬元。”王女士的家庭收入也算不少,但她仍然笑言“腦門上寫著3個大字——‘錢不夠’”。
和呂蕾一樣,誰幫忙帶孩子也是王女士面臨的問題,“兩個孩子,一般媽媽就要全職,現在老人也不像以前肯幫忙帶小孩了,帶過一個的,都不肯帶第二個了,老人也要追求自己的生活,出去旅游玩玩,平時打打牌打打麻將多好”。
呂蕾和王女士的這些顧慮,如今件件擺在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的提案上。
“二孩生不生,關鍵看配套。”孟曉駟表示,“二孩配套政策”將是婦聯界別討論的重要提案。在全國婦聯的調查中,許多婦女并非“不想生”,而是“不敢生”和“生不起”。
事實上,“單獨二孩”政策實施1年多以來,申請再生育的比例遠低于預期。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共有185萬對“單獨夫妻”申請了再生育,占全國1100萬對符合政策夫妻的16.8%。
今年2月,廣東新聞廣播《二孩媽媽必修課》與微信公眾號“我要生二胎”共同發起生育二孩意愿及現狀調查,通過網絡對全國近3萬名受訪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3.3%的媽媽愿意為生育二孩辭職回家,80.3%的女性認為現有生育假不夠。86.4%的受訪者表示,糾結是否生育二孩的最主要因素是“沒人幫忙帶”。
“很多女性擔心二孩政策一出,自己找工作就更難了。”孟曉駟說。一些用人單位擔心女性生育二孩提高用人成本,因此不愿雇傭女性,還有些則通過各種方式使懷孕女員工感覺“待不下去”而“主動”辭職。在這樣的環境下,想就業、有職業發展愿望的女性難免對生育產生顧慮。
3年前,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律師朱列玉提議國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城市與農村,一律允許生二孩。今年,他帶來的建議是讓廣大婦女想生、敢生、也能夠生。在他看來,生育已成為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女職工遭受職場隱性歧視的主要原因。他建議社會政策能支持女職工工作與家庭平衡,進一步延長產假,倡導兩性共同承擔家務照料工作。
另外,當前生育待遇保障的碎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婦女的生育壓力。孟曉駟舉例說,現在生育保險覆蓋面較窄,生育保險待遇缺乏規范,生育保險基金統籌層次偏低等,都加重了生育婦女的負擔。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我國目前生育保險制度,對男性陪產假或者育兒假和津貼沒有作出規定。孟曉駟認為,男性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婦女的生育和養育壓力。
針對生育保障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在今年的提案中,就建議將生育保險納入醫療保險制度,讓生育保障全民覆蓋。
朱列玉也建議國家應規定生育保險為強制性購買保險,同時加大財政投入,根據企業生育保險申領情況,給予企業稅費減免,填補產假員工替代人手的工資,以補償企業付出的成本。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洪天慧表示,二孩誰帶不單是一個撫養問題,還是一個經濟問題,一個社會保障問題,需要從國家層面落實響應的配套政策,來減輕家庭、婦女的生育負擔和壓力。
“二孩政策的推進落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支撐。”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兆安建議,為配合放開“二孩”政策的落實,建議在個人所得稅制方面有所作為,也就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的時候,增加扣除生育費用的一些項目,實行一些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多地已推出二孩政策,并推出相關配套政策。今年2月,上海市人大審議通過了《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還可以再享受生育假30天,也就是說,女方共能享受生育假128天,而配偶的陪產假也由3天增加到10天。山東省則規定,符合法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分孩次,除勞動法規定的90天產假外,均增加產假60日。
在同為婦聯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成平看來,“放開二孩”與“老齡化”都是社會現實,涉及民眾切身利益,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國家從頂層設計出發,協調多部門解決,“這也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體現”。
“糾結二孩‘生’與‘不生’,主要還是由于國家、社會及用人單位對婦女生育缺乏足夠支持。”孟曉駟總結道,要使二孩政策真正起到“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的成果,需要了解中國家庭的需求,必須在幫助女性平衡就業與生育上下工夫。
針對當前3歲以下幼兒的公共幼托服務匱乏,孟曉駟提出,要加強對公共托幼服務的職業培訓和政府監管,為家庭提供更多安全、普惠、負擔得起的公共托幼服務,比如完善0~3歲幼兒的公共托幼設施及服務。對入托難的問題,洪天慧委員提到要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的力度。“生育保險、社會保障都是國家下一步應該完善的配套政策。”她說。
朱列玉也建議,應提前謀劃布局幼兒園和小學建設,確保不會出現入托難、入學難等問題。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發展普通家庭可以負擔的公共托幼服務,緩解家庭壓力。在具體做法上,政府可以把義務教育下移一個階段,將學前教育(3~6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同時大力興辦日托(0~2歲)與幼教(3~6歲)設施,包括減免稅費鼓勵大型企事業單位創辦、鼓勵社區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創辦和國家公費資助興辦等,讓普通家庭能夠享受便利、平價而優質的日托和學前教育服務,從而有利于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系,更長遠地為人力資源的優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編輯:曾珂
關鍵詞:二孩配套政策 二孩問題是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