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人物2016 人物2016
張連起:你我的未來 就是國家的未來
在這個春天里,代表委員共話改革發展,共商國家大事,匯眾智,集眾力,凝聚成決勝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張連起 資料圖片
春天是發軔的季節。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在這個春天開啟。
每一個五年,都濃縮了春種秋收、夏長冬藏。今年春天啟程的又一個五年規劃,卻是如此不同!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沖刺,一個偉大民族復興的百年目標激蕩人心。中國正在為未來構建“信心話語”,為世界呈現“中國方案”。
回首2015,世界經濟陰晴不定、坎坷不斷,呈現低增長、不平衡、寬震蕩、多風險的特征。中國經濟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化關鍵期,潛在增長率趨勢性回落與結構性周期性問題疊加,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在如此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前,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牢牢把握改革發展主動權,精心施策破解難題、應對挑戰,中國經濟穩中有進、進中有創、創中提質,年度“成績單”實屬來之不易。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201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9%,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依然“一枝獨秀”。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2015年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高于第二產業10個百分點。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城鎮就業比較充分,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口超過1312萬人。居民收入跑贏GDP,2015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2015年全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由此可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但數據中蘊含的質量、效益、內容更有含金量。這就是說,2015年的經濟增長是有就業的增長,是有收入的增長,是有綠色的增長,是有新動能的增長。
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特質,經濟持續增長的支撐基礎和條件,正是我們今后持續健康發展的信心所在。中國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那些不靠譜的唱衰、唱空言論,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在這個春天,讓我們牢記并切實執行“三個五”的戰略戰術。第一個“五”是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第二個“五”是五大政策支柱: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第三個“五”是五大主要任務:“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調動起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不斷壯大新的發展動能,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使經濟增長穩定在6.5%~7%區間,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正如“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所指出的,我們“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環境約束日益增強、產業升級阻力重重、傳統優勢不斷削弱……30多年的快速發展,把中國的“后發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站在更高起點上的中國,要探索的是一個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方式和發展道路。
“乘之愈往,識之愈深,如將不盡,與古為新。”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號巨輪涉過險灘、渡過激流標注前行航向。崇尚創新,才能避免動力衰退的“平庸之路”;注重協調,才能避免顧此失彼的“失衡之路”;倡導綠色,才能避免環境惡化的“透支之路”;厚植開放,才能避免畫地為牢的“封閉之路”;推進共享,才能避免貧富分化的“危機之路”。
五大發展理念既是價值層面的思想引領,又是實踐層面的行動指南。中國的發展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蛻變”跨越的關口,擁有從“體量優勢”轉向“結構優勢”的機遇。唯有從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角度思考才能理解,為什么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這是夢想起航的年代:你我中國夢,全面建小康。我們以新理念引領新實踐搭建攀登未來的階梯,用“一帶一路”畫筆勾勒中國與世界合作的寫意畫、工筆畫。從“全面兩孩”政策到居住證時代到來、從環境治理到鐵腕反腐,從京津冀協同到扶貧攻堅提速,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體現了黨對發展規律的洞見和對國家民族的擔當。讓每一個普通人都有機會描繪屬于自己的精彩。在“中”與“外”的交相輝映下,在“家”與“國”的深沉共鳴中,在補齊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上投入更多力量,不讓“全面”留有缺憾、不因短板而功敗垂成,我們對未來也有了最大共識度、最大公約數、更大信心源。
谷子多了,雜草就少了;監督多了,腐敗就少了;好人多了,壞人就少了;若你待世界以溫潤,世界將還你以春天,若想成為一個精神豐滿的人,就要眼向光明處追尋,心向燦爛處生長。你我的未來,便是國家的未來。
信心寫在春天的笑臉上,更蘊藏在發展的深沉動力中。代表委員濟濟一堂,是職責所系、使命所在,也是中國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打造14億人可感知、可共享、可觸及的全面小康社會新格局新面貌,難就難在“全面”二字上,這就意味著要在精準扶貧、收入分配、基本醫療、養老保障等方面下大功夫。在這個春天里,代表委員為此共話改革發展,共商國家大事,匯眾智,集眾力,凝聚成決勝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政協平臺協商頻率更密集,議政建言更坦誠,民主監督更深入。協商真問題,提供實對策,在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中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折射出“中國式民主”的獨特魅力。政協委員把履職盡責寫在大地上,讓民生提案沾滿泥土,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焦,向新發展理念聚力。在這個春天里,當關鍵節點的勠力同心與面向未來的美好憧憬相互激蕩,政協委員增添了勇毅篤行的定力和信心,為破解發展短板建言獻策,為改革攻堅凝心聚力,為大國藍圖貢獻智慧。
“春無遺勤,秋有厚冀。”我們在圓夢的路上,一個人鍥而不舍地攀爬,總能成就精彩的人生;億萬人日夜兼程地砥礪前行,終會成就影響世界的奇跡。你我的未來,便是國家的未來。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
編輯:邢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