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人物2016 人物2016
李毅中:國企要在供給側改革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供給側指的是實體經濟,工業、制造業是主戰場,企業是主力軍,其中國有企業應該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黨組書記李毅中表示,要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推進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促進新舊動力加快轉換;這二者要同時發力,緊密融合。同時,在加快供給側動力轉換中,還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重組。
李毅中
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在新常態下,面對工業經濟下行的壓力,應該通過哪些手段和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如何進一步加快培育、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如何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對此,李毅中認為,當前,由于經濟形勢變化和自身存在問題的長期積淀,一些傳統產業遇到了較大困難。經濟能不能穩得住,當下主要取決于現有企業和產業能不能修復動力。
“要通過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盤活巨大存量資產。”李毅中表示,技術改造是內涵為主的發展方式,具有技術新、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
他舉例說,根據工信部統計的2009年至2015年全國技術改造數據,大體上中央財政每提供1億元可拉動投資近20億元,改造項目投用后新增工業產值約30億元,利潤約3.1億元。據此測算,“增量資本產出率”即增加單位GDP需要的增量資本,技術改造是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6。再比如銷售利潤率,技術改造項目約為10%,而2015年規上工業企業是5.57%。
他認為,技術改造全面提升了技術經濟指標,不僅拉動了需求,更提升了供給側的綜合效能。“加快技術改造,需要企業、政府、社會共同努力。企業要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技術改造新水準,創造生產營銷的新方式、新業態;政府要給予政策支持和投資引導,金融要通過銀行信貸和各類資本市場予以資金支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李毅中說。
對如何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李毅中建議,首先,必須著重于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協力攻關,尤其要重視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第二,要加強合理規劃,全國要有規劃,地區行業也要有規劃。各地要從資源、環境、市場和產業基礎出發,選準優勢產業、主導產業,差別化發展,不能什么都搞,以免造成新一輪的過剩;第三,要依托現有的工業體系,它為新興產業提供了技術、裝備、人才、品牌和市場,二者可以互相促進,融合發展;第四,要注重生產性服務業的配套、服務和支撐功能,構建完善的供應鏈和銷售網。
落實五大任務是企業轉型升級最有效的途徑
對中央提出2016年五大經濟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作為微觀經濟基礎的企業應該怎么去具體落實?
李毅中認為,就工業企業來講,“去產能”要抓住重點難點,對那些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產品無銷路、改造無望,資不抵債、甚至依賴貸款補貼過日子的企業要下決心用經濟、技術、法律的手段清出市場。執行中要安置好下崗職工;“去庫存”不僅是對房地產,工業企業去庫存、回貸款、暢通資金鏈的任務也很重。一些國有企業還承擔著保供給、保穩定的責任,需要一定的產品或原料儲備,也要精打細算、加快周轉、提高效率;“去杠桿”不僅是金融行業,工業企業要降低過高的負債率,改善資金流動,發展直接融資,防范財務風險既是經營方針,也是當務之急;“降成本”更是當前企業的突出問題,執行中要防止為追求低成本而損害質量、節能、環保、安全,要遵守企業會計準則,防止違規行為;“補短板”方面,企業要與國際同行對標達標。通過技術創新、改造優化、“兩化”融合、消除瓶頸、補齊短板,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施中要防止變相擴能。
李毅中還建議,國有企業落實五大任務中,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轉換機制,給予政策支持和正確導向,國資機構要以管資本為主,健全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推進混合所有制健康發展,引導企業自我深刻變革,真正在供給側改革中成為市場主體。(文/記者 李彬)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李毅中 國企 供給側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經濟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