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汕頭政協港澳委員和特聘委員積極獻策華僑試驗區
中新社汕頭2月24日電 (李怡青 陳啟任)汕頭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港澳委員、特聘委員座談會24日在汕頭舉行,蒞會的汕頭市政協港澳委員、特聘委員積極獻策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建設發展。
201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準在汕頭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要求把華僑試驗區建設作為汕頭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的重要舉措。
汕頭市長鄭人豪介紹,華僑試驗區已經成為推動汕頭新一輪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抓手,一年多來,華僑試驗區基礎設施得到很大完善,在試驗區設立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華僑板”掛牌企業達381家,華僑試驗區注冊企業2544家,注冊資本達218億元人民幣。
汕頭市政協特聘委員吳源盛是馬來西亞的“僑三代”,他表示,汕頭是知名僑鄉,旅游資源豐富,可以利用數千萬僑胞的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華僑試驗區也將成為一個重要“景點”。
港澳特聘委員袁松山表示,汕頭是一個老港口,擁有良好的天然水港,200多年前就有船只通往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下,汕頭可以利用華僑的海外關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把汕頭的港口發展得更好。
對于華僑試驗區建設,袁松山稱,華僑試驗區應該優先面向東南亞地區和港澳地區,引進東南亞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的產業,把他們作為基礎和先發部隊,以此為起步,再去輻射亞太地區國家、歐美國家的華僑華人參與華僑試驗區建設、發展。
編輯:薛鑫
關鍵詞:汕頭政協 汕頭政協港澳委員 特聘委員 華僑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