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親子真人秀應該經過心理評估

2016年02月23日 09:55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從心理學角度,未成年嘉賓在綜藝節目中所面臨的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對其心理影響著實令人擔憂。不僅未成年人上綜藝節目存在倫理的問題,而且節目中人為制造的一些沖突以及夸大的兒童情緒反應給觀眾,特別是未成年觀眾帶來的示范也堪憂。

眾所周知,很多電視臺喜歡一窩蜂湊熱鬧。A電視臺搞成功了某類節目,BCD一直到XYZ電視臺恨不得立刻山寨克隆類似的綜藝節目。反正每個省級電視臺都擁有比法國國家電視臺更龐大的觀眾基數。所以,當年某衛視的《爸爸去哪兒》火了,親子綜藝類真人秀節目僅在2014年就如雨后春筍般在至少24家省級衛視開播。

親子綜藝類節目一時間泛濫成災,立即就凸現出新的問題。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未成年人上節目。各家電視臺為了爭收視率,挖空心思構思種種節目情境,加諸到參加節目的未成年人身上。給那些節目中的兒童設難題,放大他們的人際沖突,有時故意制造噱頭來撩撥兒童嘉賓的情緒,以未成年人的尷尬、眼淚、恐懼來博取收視率。

不僅未成年人上綜藝節目存在倫理的問題,而且節目中人為制造的一些沖突以及夸大的兒童情緒反應給觀眾,特別是未成年觀眾帶來的示范也堪憂。商業化、成人化、過度娛樂化幾乎成為從A到Z各家衛視臺的通病。

從心理學角度,未成年嘉賓在綜藝節目中所面臨的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對其心理影響著實令人擔憂。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匱乏,行業自律又形同虛設,各衛視開播的親子類節目幾乎都沒有配備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對節目設計各情境是否對兒童嘉賓存在潛在負面影響進行評估把關,至于專家因為專業評估而否決不妥當的節目設計更是聞所未聞。所以,節目情境存在損害兒童嘉賓身心健康的隱患,甚至明患幾成必然。

因此,有必要對綜藝節目中使用未成年嘉賓予以規范和限制,以確保爭取節目收視率以不違背節目倫理為底線。昨日有消息傳出,廣電總局擬出臺相關規定從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加真人秀。從積極的角度,這也算是應時弊而作為。不過,從既往經驗來看,也存在著“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痼疾。

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或者寄希望于監管部門的應時弊而作為,還必須著眼于節目制作方的能力、意識和水平的發展,以及行業自律和自我規范。例如,有必要限制和規范明星子女在電視上的曝光率。有些節目甚至成了捧紅“星二代”,盤活星爸、星媽的另類途徑,竟使得某些娛樂明星無節制地曬娃以爭取得到節目的邀請。

再例如,有必要對親子綜藝真人秀的籌劃和設計方案,強制要求經過合格的心理教育專家的獨立評估,并賦予專家以否決權。這樣就能確保節目對兒童嘉賓的保護,避免起碼減少給未成年人帶來的不良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之所以電視臺一窩蜂地做親子節目,主要原因就在于此類節目觀眾喜聞樂見。一家人晚餐后一起看電視本身是無可厚非的,只要有序管理和規范好節目供給。

□唐映紅(心理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親子真人秀 心理評估 過度娛樂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区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 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