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美國為什么先發現引力波
做“不容易的事”是基礎科學的艱難所在,卻也是科學理想與追求的最好體現。而這樣的科學氛圍,在當下的中國是欠缺的,因為我們的社會更習慣于“速勝”。
在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年后,這個生僻的詞匯日前引發了一場席卷全球的科學狂歡。而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圈,“為什么又是美國?”這個老問題又有了新背景。
作為這個項目的“投資者”,幾十年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先后在該項目上投資11億美元,基金會主席弗朗斯·科爾多瓦頗為自豪的話也許是上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資助先驅者,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一直是推動知識進步的全球領導者”。
在科學技術尤其是基礎科學領域,我們與美國的差距是現實存在的。“為什么又是美國”的詰問背后,是改變中國基礎科學落后狀況的迫切愿望。基礎科學重要嗎?在中國科學界,想必沒人說不重要。但我們的投入呢?且看一組數據:我國R&D(研究與發展)經費投入2014年達到13015.6億元,但這一年基礎研究支出是613.5億元,占比僅為4.7%。而大部分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例為15%-25%,美國2012年的比例就達到了16.5%。
為什么投入少?因為太多基礎科學項目五年、十年,甚至幾十年都看不到效果。但是基礎科學的魔力,正在于無限未知與無限可能共生。比如狹義相對論——這一基礎科學的非凡創見,推動人類進入了核時代。諸多案例表明,在基礎科學領域開展原創性研究,會帶動很多學科的發展,會培養很多一流科研人才。對今天的中國來說,如果對基礎科學的“無用之用”沒有戰略性認識,何來“建設創新型國家”?
中國的原初引力波探測項目——“阿里實驗計劃”2014年提出,籌錢花了一年多才勉強形成隊伍。而在中國科學界,那些拿到錢的基礎科學項目,很多都被爭議包圍:這個領域不熱門,為什么研究?什么時候出成果?科研投入機制與評價體系,制約著我國基礎科學研究。
反觀美國,其國家科學基金對待基礎研究項目“重申請,輕完成”,將80%的精力花在研究項目的申請批準上,20%的精力用于管理,以保證基礎研究的環境寬松。誕生實用主義哲學思潮的美國,對基礎科學研究卻很“不實用”——近幾年,美國提出了腦計劃、精準醫學計劃等一批重大科學計劃,投入動輒上億美元。這對我們國家的科研投入與管理,當是很好的借鑒——去適應科學家的需求,而不是讓科學家“削足適履”。
“辛苦的、嚴謹的和緩慢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賴夫,道出了基礎科學研究之難。前LIGO工作組科研人員郭翔宇回憶,他在斯坦福的實驗室就像一個黑洞,半個籃球場大、十多米深、沒有一扇窗戶。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已經百年,誰能保證發現它不會再需要100年?對此,LIGO團隊回答:“這就是科學,我們不挑容易的事做。”我們希望中國的科學家也有這份決心,但我們更應看到的是,美國科學家的心無旁騖并非無根之木——這個國家50%左右的科研經費,用于科研人員的工資福利。
做“不容易的事”是基礎科學的艱難所在,卻也是科學理想與追求的最好體現。而這樣的科學氛圍,在當下的中國是欠缺的,因為我們的社會更習慣于“速勝”。我國的很多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更多的是在灌輸知識,而非激發科學興趣和理想。美國經歷了從19世紀到20世紀90年代的探索,現已建成了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科學教育體系。作為后發國家,我們在這方面可以秉承“拿來主義”,學習借鑒。
引力波,見證了基礎科學的“震撼性、革命性和催化性”。基礎科學的下一個“引力波”,中國可以不錯過嗎?
□殷紅博(科學教育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引力波概念 美國發現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