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春節前企業捐贈怪象
歲末春節前,包括企業在內的一些機構陸續開始了對困難群眾的送溫暖活動。日前,陜西省一位殘疾老大爺收到的愛心捐贈竟然是超短裙,引起大量網友“吐槽”。記者調查了解到,這樣的荒唐事并非個例,扶貧捐贈過程中還曾出現把吊帶背心捐給山區孩子、專程去老年看護中心“照相”、捐贈臟內褲等情況……
■■■怪象一
吊帶背心、超短裙捐孩子捐贈衣物“銷不對路”
日前,陜西省岐山縣蒲村鎮給殘疾人發放愛心捐贈物品時,一位殘疾老大爺竟收到超短裙和超短褲。岐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牟宏川回應說,超短裙是愛心企業捐贈給老大爺的,系企業行為。
段旭輝是西安義工網的一名志愿者,他告訴記者,社會捐贈活動中的不精準問題時有發生,“銷不對路”的情況自己見過不少。一次,他打開一包給山區孩子捐贈的衣服,看到衣服質量不錯,正感到欣慰的時候,仔細一瞧發現,這些衣服里面竟有熱褲、超短裙,甚至還有鏤空的吊帶背心?!斑@么暴露的衣服,只有城市里前衛的大姑娘才穿得出去,拿去農村,根本沒人敢穿。而且也不適合孩子們穿?!倍涡褫x說。
內蒙古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劉國剛介紹,愛心捐贈活動中常發生扎堆捐贈和無人捐贈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導致需要的得不到,不需要的捐許多。例如,兒童福利院里的殘疾兒童缺少衣物和玩具,但多個企業卻捐來大量的面包,以致多得根本吃不完,過期后只能無奈丟掉,而與此同時,一些山區學校里卻有許多留守兒童因吃不上早餐而餓著肚子上學。
劉國剛認為,社會捐贈“銷不對路”的主要原因在于組織不力導致的信息不對稱。公益活動的組織方介于供、需方之間,應認真、及時、準確地溝通雙方的情況,這樣才能物盡其用,避免資源浪費,同時也能縮減公益活動的開支。
■■■怪象二
老年看護中心成“照相館”做公益流于裝腔作勢
捐贈不匹配說明了中間的組織環節出了問題,至少扶危濟困的用意值得肯定,而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人把做公益變成了作秀的情況,讓不少受助者寒了心。
段旭輝氣憤地向記者講述,有企業主動聯系義工網要參加敬老活動。當天,志愿者們早早就來到了老年看護中心,而該企業卻因老板遲遲不露面而暫不開展公益活動。等到10點多老板到了,敬老活動才終于開始。這時企業卻示意老人們快些下樓,理由是突然變天,老板覺得冷??墒堑壤先藗兿聛砹?,老板卻僅和老人們合了個影,便揚長而去。
陜西省的邱華女士從2004年開始做義工,到目前已有12個年頭。她告訴記者,曾經有多家企業在開展公益活動前要求聯系好媒體才肯去。“這樣的企業把公益當成他們的秀場,只為掛一個‘愛心企業’的名號。”
多家兒童福利院和多名志愿者告訴記者,平日里,兒童福利院、敬老院門可羅雀,無人問津。每逢學雷鋒紀念日和重陽節,企業等機構就會扎堆來到福利院和敬老院里做公益,出現場地不夠用和招呼不過來的局面,令老人和孩子們不勝其煩。
■■■怪象三
臟內褲也成捐贈物
獻愛心行如“扔垃圾”
邱華向記者講述,一次,西安市某大學志愿者協會聯系自己,稱將提供“滿滿一教室”的物資,叫她快點帶人開車去拉?!拔铱吹骄璧囊挛锞鸵幌伦觽牧恕D且欢褨|西,臟兮兮的,還有好些是壞的、爛的。”邱華憤憤地說,“我們七八個志愿者分揀了一下午才選出來一部分能捐的?!鼻袢A說。
記者了解到,歲末年尾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這時各個公益組織從四面八方收到的廢物也會比平常多出許多。類似上述的“捐贈物”非但用不成,捐給困難群眾更會傷了他們的心。內蒙古扶貧辦綜合處副處長高鳳儀認為,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要擺正心態,而且要換位思考,在避免對捐贈對象造成心理傷害的同時,也應盡量為公益組織減少工作負擔。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捐贈 扶貧 捐贈 企業 舊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