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推杯換盞 這么喝酒不傷身
圖/CFP
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但很多人已經開始擔心過節期間的諸多“酒場”該如何應對的問題了,尤其是本身就不勝酒力的人,想在席間自如推杯換盞,絕非易事。
不得不承認,喝酒是很多人春節期間不得不面對的話題。如果一定要喝,能將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降到最低當然最好。專家建議,如果一定要喝,可以在喝酒前適量吃些面包、饅頭等面食。
推薦量
男性每日不宜超25克,女性減半
中國有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喝酒的習俗并不僅體現在節日中,但節日前的“酒場”似乎又格外頻繁,推杯換盞似乎難免。
“感情深,一口悶”的習俗讓很多酒量不佳的人犯難,畢竟每個人的酒量有很大差別,很難用統一的標準衡量。對于適宜的飲酒量,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顧中一介紹,男性每日酒精量不應超過25克,即大約一兩白酒、250ml葡萄酒、750毫升啤酒,女性應當減半。“沒必要因為礙于面子飲酒過量,造成酒精中毒,容易對身體造成極大損害。另外,沒喝多少就臉紅的人,肝臟內可能缺少代謝酒精的酶,”此時就會大量消耗寶貴的用來“解百毒”的其他的酶類,損傷是很大的。臉紅莫貪杯。
酒前
可適量吃些饅頭、面包等面食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中國疾病非藥物干預學會會長張曄表示,為了達到盡量避免喝醉及減少酒精對人體損害的目的,人們可以在喝酒前適當進食,避免空腹喝酒,“因為酒精在胃部就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在喝酒前吃些東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胃的保護。”至于喝酒前哪些食物適宜,張曄建議,通常面食是不錯的選擇,如饅頭、面包等均可,“面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相對較高,對人體肝臟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同時使人體逐漸吸收酒精,減少醉酒的幾率。”如果條件難以達到,張曄建議,吃點帶“油”的食物也可以,“胃部有一層‘油’,可以減緩人體對酒精的吸收速度。”
除了面食,喝酒前先喝酸奶、蜂蜜等也是流傳較廣的可用于預防醉酒的方法,北京軍區總醫院高干病房高級營養配餐師于仁文解釋,這些預防醉酒的“偏方”是否有效,其實與人們喝酒的量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們只是少量飲酒,那么這些“偏方”對胃黏膜確實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也可以保護肝臟,因為在大量飲酒的情況下,肝臟是比較容易受到損傷的器官。肝臟中含有酒精分解酶,可以將人體內的酒精分解為碳水化合物、二氧化碳及水和熱量,但如果喝酒量較大,這些方法其實對肝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保護作用。
席間
熱湯可緩解人體吸收酒精速度
張曄告訴記者,在席間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盡量減少人體對酒精的吸收速度,從而起到保護人體的作用。“一些細節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舉個例子,在喝酒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有一個階段,即感覺自己還沒醉,但已經有輕微的頭暈、不適等,這時候可以喝點熱高湯。”張曄解釋,一方面,高湯中含有一定的油分,利于減緩人體對酒精的吸收速度。另外,熱湯進入人體胃部,與酒精接觸后形成揮發,人們會有突然一醒的感覺。但這種方法并不適合于任何人,張曄提醒,“這么做的前提是人們的胃黏膜足夠好。”
在酒席即將結束時,也可以適當喝一些甜湯,“如醪糟或銀耳湯等,甜湯能夠給肝臟輸送部分能量,促進肝臟中酶的分泌,能相對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傷。”另外,席間適當飲用果汁,既有解酒的功效,也可以保護肝臟。
酒后
茶未必能解酒,也不能保護肝臟
喝酒后喝濃茶,是不少人的解酒方法。事實上,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張曄告訴記者,喝完酒不宜立即喝茶,“茶未必能解酒,也未必能對肝臟起到保護作用,甚至還可能對肝臟有傷害。”
至于解酒的方法,于仁文首先推薦的是蜂蜜水,“含有較多糖類物質,有助于肝臟解毒。大量飲水可以稀釋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有一定的解酒作用。”吃水果、喝酸梅湯也是可取的醒酒的方法,能夠起到稀釋人體內酒精濃度的作用。對于水果種類的選擇,于仁文建議,一些多汁的水果比較合適,如西瓜等。
■ 鏈接
葛根、菊花、苦參,也有解酒功效
一些解酒藥物宣稱具有預防醉酒的作用,這類藥物多以中藥成分為主,包括枳椇子、葛根、青果、菊花、茯苓及橘皮、牛硫酸等。還有一些產品宣稱含有解酒因子,能夠加速進入人體內酒精的排放速度,從而抑制酒精的胃腸吸收,并加速人體內酒精的代謝分解及促進酒精代謝物排出,起到醒酒防醉的作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方藥系教授胡素敏解釋,這些藥物中的成分也是經常用到的,而且有不少中藥的確是可以用來解酒的,如枳椇子、葛根、菊花、苦參等,葛根的花稱為葛花,也是經常用到的,也有一定的解酒功效。舉例來說,關于菊花的解酒作用,古書中有記載,其可“阻醉漢昏迷”,菊花與葛根或葛花一起煎湯,可以使喝醉的人從昏迷中醒來,另外,葛花醒酒湯也是常見的醒酒藥物。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編輯:趙彥
關鍵詞:推杯換盞 這么喝酒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