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天津自貿區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催化劑”
新華社天津1月22日電(記者毛振華、鄧中豪)推出8項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舉措、在京冀地區設立10個無水港、大幅提高區域通過效率。記者22日從天津自貿區舉行的今年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自貿區自成立以來積極發揮功能、政策優勢,釋放改革紅利,正在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催化劑”。
按照國務院公布的總體方案,天津自貿區定位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目前,天津自貿區已經推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8項舉措,包括增強天津口岸功能提高區域服務水平、支持企業利用自貿賬戶開展境內外融資等。這些舉措涉及口岸功能、保稅展銷、境內外融資、融資租賃等多個方面。
天津自貿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蔣光建介紹說,天津自貿區實施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后,整體通關物流成本減少近30%。同時還實行京津冀跨區域檢驗檢疫“通報、通檢、通放”和“進口直通、出口直放”一體化模式,通關時間平均每批貨物節省半天,每標準箱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120元,口岸快速放行率達88%,口岸通關效率提升75%。
自貿區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也提供了有力支撐。天津自貿區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玉軍說,如今,中鋁、中鐵等一批央企及首都大型企業在東疆設立子公司。去年全年,來自京津冀地區投資的企業達2344家,同比增長127.6%,占企業注冊總數的62%。
蔣光建表示,天津自貿區下一步重點是促進通關服務和口岸物流一體化、金融服務和監管一體化、區域要素資源配置一體化三個“一體化”改革。
記者從發布會上還了解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國家相關部委正在協商制定具體方案。(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天津自貿區 京津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