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上千萬“購糧款”怎就那么好騙?
原本是國家托市糧的委托“保管員”,利益誘惑之下竟然成了監守自盜的“碩鼠”——記者日前在河南光山縣調研采訪獲悉,當地一家糧油公司在收購、儲存國家托市糧期間,用稻殼冒充小麥,以此“乾坤挪移”手法盜賣庫存糧食。調查人員順藤摸瓜發現,此前該公司已用偽造票據多次騙取國家購糧款和倉儲保管費,涉案金額超千萬元。(1月18日經濟參考報)
一個公司,多次詐騙,屢屢得逞。糧倉唱了“空城計”,拿稻殼冒充小麥。說起來,騙術真的LOW到無極限,若非案件拔出蘿卜帶出泥,經偵人員感嘆“手法之粗劣與大膽令人咋舌”的演技,恐怕還會繼續盆滿缽滿下去。
這樣的擔心,當然不是杞人之憂。根據調研,在河南、湖北、黑龍江、吉林等糧食主產區,幾乎都面臨政策性糧食庫存規模大、庫點多、監管難的壓力。比如中儲糧河南分公司有關數據顯示,目前該公司管理中央事權糧油2996萬噸,儲糧規模約占中儲糧系統的9%,其中75%以上的托市糧存放在1000多個委托庫點。現實的情況呢,“每個庫點平均安排一位駐庫員都不夠”,監管壓力可想而知。堂而皇之的利益,放任闕如的監管,防賊技術如“小馬拉大車”,按照墨菲定律,不出事兒才怪吧。
出事兒,不能總是歸罪于不作為。點多面廣總量大,又沒有“臨時工”鼎力幫忙,難免會有力有不逮的地方。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稱:今年以來,全省在托市糧收儲方面已發現9起風險案件,有的是利用欺詐手段通過政策性糧食收購套取資金,還有的把入庫糧食進行違規抵押從而騙取銀行貸款,涉案金額總計1.4億元。這些年,除了案發后牽出的一窩窩“碩鼠”,有關購糧款的尷尬與憤懣,其實并不算少見。比如去年有媒體報道稱,安徽定遠上千農戶被中儲糧拖欠兩千多萬元購糧款。盡管中儲糧回應“所有托市收購資金已全部及時支付到位”,但實際上,其支付的購糧款流進了當地某米業公司控制的賬戶,又被挪作他用;大量本該由中儲糧歸檔的關鍵糧款票據,實際上也被該企業所掌握。打白條的,挪用專款的,虛構數字的,賣糧揮霍的……在概率上,也許并不算太稀奇。但,內里昭示的監管之疏,幾乎是一脈相承的觸目驚心。
上千萬“購糧款”成了稻殼游戲,所警示的,無非三個問題:第一,中儲糧能否在監管效率上達成“心里有數”、“手里有術”的狀態?這個問題不能總是含糊不清。管得過來,漏洞就該對應責任清單;管不過來,就該早日求救于制度外援。第二,明知這些庫點風險系數不小,那么,當初在設點布局的時候,是否有所考慮?或者說,能否以更集約化的管理制度,淘汰并集中“問題庫點”?第三,房地產要“去庫存”,對于越積越多的糧儲來說,是否也該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考慮消化庫存的問題?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糧食進口量首次突破1億噸。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銷不動、調不出、儲不下,已成為令各地十分頭疼的難題。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何況,國人有關糧食的饑餓感并未走遠。不過,糧儲既然攸關經濟社會大局,就更不能亂象紛呈、騙術橫行。于此而言,上千萬“購糧款”太好騙,總該“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吧。(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河南“購糧款”被騙 國家購糧款 倉儲保管費 偽造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