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談書論畫:國外畫廊那些事兒
01 畫廊的誕生
在《關于畫廊主的一切》這本書中記載到:最初,藝術家主要為教堂、貴族、上流社會服務;到了17-19世紀,中產階級的數量迅速擴大,使得藝術家不再依賴于教會、貴族和政治主顧。在獲得相對的創作自由時,他們迫切希望找到一個和買家打交道的“中間人”。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代理機構——畫廊。簡單說來,就是“讓會畫畫的人畫畫,會商業的人經營”,各取所長。經過數百年的摸索、考驗和修正,西方畫廊業已基本進入成熟的運營期,在市場中也有了自己明確、有效的作用。
02 畫廊的分類
■第一類:實力雄厚,經營原創。
這類畫廊通常資金雄厚,他們主要的工作是“慧眼識珠”。會在當世畫家中選擇人品好、畫品好,并具有強烈個人風格和巨大潛力的藝術家進行簽約。簽約后,并不追求短期套利,而是希望通過長期合作,體現出藝術品的成長空間。以法蘭西畫廊為例,在過去的70多年間,只有28位藝術家進入了它的視野,可見門檻非常嚴苛。
合作后,畫廊會為藝術家制定完整的宣傳方案。比如,法蘭西畫廊每年會舉辦10場左右的主題展覽,重點推出一些畫家。為了增加宣傳力度,也會同一流機構合作,安排藝術家的個展或合展;或是以其他豐富的形式展示藝術家,讓更多觀者有機會了解到他。
這類畫廊背后,通常是極具實力的實體企業為依托。在經濟上沒有后顧之憂,讓他們可以遵循自己的藝術標準,無需在市場風向下搖擺。而將信譽和品質作為最重要原則的這類畫廊,對藏家來說,本身就是一道“信任背書”。機構的可靠,讓他們相信藝術品確有升值空間。
■第二類:規模較小,多種經營
這一類畫廊規模比較小,為了滿足運營的資金來源,它們的生意擴展到工藝品、古玩、家具等業務。同時為了找到自己的消費群體,會對目標市場細分。比如,顧客常見以下幾類:有的將購置藝術品完全看做投資,目的在增值潛力;有的購買者希望顯示企業和家庭實力,兼具投資與展示的功能;有的購買者,本身對藝術有著良好的審美,熱愛藝術。針對不同客戶,采取的收藏策略也相應不同。
03 畫廊的運營
1。作為畫廊,最常見的活動是舉辦畫展。實力強大的畫廊會配合很大的宣傳力度,比如:街道、地鐵、站牌到處可見精致的畫展開幕招貼。
2。維護自身的定位。畫廊必須建立自己獨特的藏品風格,比如有的畫廊只經營傳統藝術,絕不涉足當代;反之,有的則專心經營前衛藝術品。一家畫廊定位的明確,決定其在受眾群心里能否產生聯想。
3。畫廊協會。西方畫廊的成熟,也體現在畫廊協會的建立。以美國畫廊協會為例,這個1962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目前已經涵蓋170多家畫廊。它要求畫廊具備五年以上經營經歷,誠信為先,并具有高水平的藝術家和專業完整的服務。協會對整個畫廊業和藝術市場的規范和監督作用,功不可沒。
編輯:陳佳
關鍵詞:談書論畫 國外畫廊 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