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地方政府買下的貼吧能承載多少民意?
鑒于某些基層政府慣常的管控思維和責任意識,無論是直接主導貼吧,還是經由第三方公司管理,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阻遏、屏蔽乃至修飾網帖的可能。
百度貼吧被賣風波持續發酵。據新京報調查發現,百度貼吧“出售”運營權的行動幾乎囊括所有貼吧,包括行業吧、興趣吧、地區吧等。據稱,一般政務吧都在數十萬元,省會城市則在數百萬元。“比如鄭州吧,一年要200萬元。”某些地方政府多通過第三方公司購買,以方便管理當地的貼吧,“等于地方政府購買一個網絡輿情平臺。”
這兩天,超40%疾病類貼吧被售引發廣泛質疑,盡管百度宣布已叫停所有病種類貼吧的商業合作,只對權威公益組織開放。但公眾還是發現,被出售的,不僅僅是各行業吧,還有地區吧,熱衷于買下貼吧的也不僅僅是企業,還有某些地方政府的身影。報道中稱鄭州吧被出售,這一消息具體情況如何?類似的情形還有多少?不免引發公眾的別樣隱憂。
如果,這些地方政府只是希望通過貼吧這一網友自發形成的生態群落,延伸觸角,及時了解網絡輿情,并非不能理解。只是,一旦貼吧被官方運作拿下,成為其平臺,則恐怕很快會失去以往的活躍與黏度,甚至會走上一些“僵尸”政務網站的老路,又能承載多少鮮活的民意呢?
一些地區吧之所以擁有超強人氣,并非當地政府刻意引導的結果,而是網友在無外部壓力環境下的自發行為。這也是網絡社群的魅力所在。一般而言,地區吧往往有著強烈的地方榮譽感,此前不少地方爭搶名人、捍衛當地美譽度等,多發軔于貼吧。還有就是網友多通過貼吧傳遞一些正常渠道很難獲知、真偽難辨的地方性信息,比如災難信息、權利受損信息、某些官員的負面信息等。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一個開放的網絡空間,地區吧并非完全沒有自凈功能,恰恰相反,看似駁雜、紛亂的輿論場,往往有著內在的辯駁、質疑與互證,也因此,很多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往往會得以澄清。地方政府若是真的重視貼吧,完全可以通過對網友輿情的搜集、研判,以及積極的參與乃至施政行為,來回應質疑,化解問題,并不一定要買下貼吧。
這是因為,鑒于某些基層政府慣常的管控思維和責任意識,無論是直接主導貼吧,還是經由第三方公司管理,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阻遏、屏蔽乃至修飾網帖的可能。而層層過濾、持續灌水的結果,只能是讓原本活潑、活躍的貼吧逐漸門庭冷落。
事實上,此前貼吧“刪帖”之所以成為一門生意,并催生一撥所謂的公關公司,多與某些地方政府、個別官員似乎遮掩某些負面信息的沖動有關。以前尚有一些外力的牽扯與抵制,而一旦地方政府買下貼吧,則無往而不利,貼吧里還會剩下一些什么樣的信息,可想而知。
商業網站追求利益并沒有錯,但前提是要守住“不助惡”的商業倫理底線。國務院法制辦剛剛發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亦明確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干預搜索結果,干預發布平臺呈現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百度出售地區吧,不僅涉嫌謀取不正當利益,也會因為與某些地方政府行成某種程度的“共謀結構”而傷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胡印斌(媒體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百度貼吧被賣 政府買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