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廣繡收藏仍可期待
如同書畫,刺繡有“閨閣之翰墨”的美譽。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個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獻給國王受到重賞,廣繡從此揚名海外。明代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向全球擴展后,從廣州經澳門輸出到世界各地的貨物以生絲和絲織品被列為大宗,獲利巨大。也因此,使得廣繡在明末至清朝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那時出口英國的廣繡,不僅有批量生產的商品,還有貴族們訂制的獨特繡品,用以裝飾庭院、點綴房間。貴婦們穿著華麗的刺繡服裝,披上精致的刺繡披肩,拎著刺繡手帕,交換刺繡名片,炫耀財富。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查理一世更積極倡導廣繡,稱之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
然而,由于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真正能堅持刺繡的人群逐漸減少,一度斷層數十年,而近年在相關部門的重視下,才重拾技藝。但能否良好地傳承甚至發展,仍然值得期待。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廣繡收藏 刺繡 廣繡 絲綢之路 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