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張家港市政協委員建議新市民積分管理要向一線工人傾斜
人民政協網1月13日訊(見習記者 錢婕怡)“‘十二五’以來,實施新市民積分管理,2.8萬名新市民子女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萬名新市民子女入讀公辦學校。”1月7日,江蘇省張家港市政協全會期間,市長朱立凡對該市新市民積分管理的情況做了說明。
2012年,張家港市在江蘇全省首推“新市民積分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打破戶籍管理的堅冰,解決了部分打工者最關心的子女上學、就醫問題,使新市民享受到了人性化關懷、均等化服務、同城化待遇。如何更好地提高新市民管理服務的公平性和長效性,更好地服務于張家港市“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市政協委員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建議進一步完善新市民積分制度管理,突出‘向一線工人傾斜’,調整計分權重,更多地鼓勵企業一線技術工人在提高技能、改進工藝、愛崗敬業上努力。” 政協鳳凰鎮工作委員會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新市民積分制度管理的集體提案,建議在積分管理中突出新市民自治激勵,調整加分項目,突出“向一線工人傾斜”。“新市民必須高質量高標準高要求完成各項管理和服務工作,基礎登記工作等工作難度日益凸顯,建議讓參加積分的新市民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給予加分”。
市政協委員錢建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鼓勵外來務工人員,尤其是一線工人參與公益事業,給予積分,并加大積分的比重。”錢建偉表示,一線工人在房產、發明專利、榮譽表彰等相對大額的積分累計上成效不一定那么快,但公益,隨時隨地可以做,容易留下“痕跡”,最重要的是能很好地弘揚社會正能量。“公益是在一線工人能力范圍內,適合他們的積分方式。”錢建偉說。
編輯:薛鑫
關鍵詞:張家港市政協 張家港市政協委員 新市民積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