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白發寒冬行 只為老區娃
? ——記中華老干部公益行之走進遵義活動
白發寒冬行 只為老區娃——記中華老干部公益行之走進遵義活動
人民政協網記者 紀娟麗
“謝謝爺爺的關心,我會好好學習,將來考到北京去上大學。”12歲的段睿望著遠道來的“北京爺爺”哽咽著說。
臨近年末,北方已是隆冬,云貴高原也已是寒氣襲人。12月24日至27日,主題為“重走紅色之路,關愛留守兒童”的中華老干部公益行走進貴州遵義。以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直機關工委原副書記賈祥;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楊正泉;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外辦原副主任呂鳳鼎;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總工會原副主席蘇立清;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歐盟使團原團長關呈遠等為代表的老干部志愿者們分成五組,走訪了兩所學校和7戶留守兒童家庭。
段睿家來的“北京爺爺”,正是中華文化促進會老干部志愿者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華老干部志工委”)組織的志愿者——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外事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呂鳳鼎。
走進段睿的家,呂鳳鼎一把握住了段睿年邁的爺爺的雙手。就讀于習水縣民化鄉三元小學六年級的段睿,母親早逝,父親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望著呂鳳鼎一行為段睿帶來的文具、臺燈、球拍等,坐在一旁的老師湯利連聲道謝。這位被段睿稱為愛心媽媽的老師告訴大家,段睿特別懂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數學成績尤其好,語文要稍差一點。
“語文不難,多讀書,多寫文章,就提升很快。”呂鳳鼎拍著段睿的肩膀說。出生于安徽農村的呂鳳鼎,從小也生活在艱難的環境中。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段睿說,“小時候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不要擔心害怕,要克服困難,好好學習。”
臨走時,段睿一路送呂鳳鼎一行到村口。呂鳳鼎對段睿說,“回去之后,你以今天的感受寫一篇文章,讓老師寄到北京,以后要與我們常常書信聯系。”然后又叮囑中華老干部志工委工作人員,回北京之后,要給段睿寄一些書籍,尤其是輔導寫作的。
在習水縣二郎鄉中心小學和東皇鎮第四小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愛健康專項基金主任商相芹正帶隊給孩子們檢查視力。此行,他們給這兩所學校捐贈了一批可調試雙目視力的治療儀和LED護眼臺燈等。商相芹告訴記者,孩子們存在視力問題,與用眼環境及眼保健知識欠缺有關,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改善孩子們的用眼環境,同時提升學校師生對眼保健知識的了解和重視。
本次活動由中華老干部志工委發起,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與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本次活動也得到了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貴州省仁愛助學公益協會以及廣大愛心企業家、藝術家和志愿者的大力支持,為遵義留守兒童捐贈物資共計百萬元。
習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艦表示,老干部在革命老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活動,不僅為習水縣的學校和貧困生提供了物質上的幫扶,更重要的是送來了溫暖、關懷,增強了師生的理想信念和拼搏精神。
貴州遵義是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遵義會議召開的地方,尋訪紅色印記,探訪留守兒童,老干部志愿者呼吁更多社會力量關心革命老區的留守兒童問題。“關心幫助老區的留守兒童,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賈祥說。
中華老干部志工委常務副秘書長孟祥皓表示,老干部志工委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組織引導老同志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好聲音,推動全黨全社會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精神,著力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老干部這一特殊群體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老干部志愿者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煥發老干部的“榜樣”力量,使他們“心系革命老區,關愛留守兒童”的美好情結和善行義舉得以實現,并號召更多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活動中來,匯聚星星之火,把愛心撒播到中華大地。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老區 遵義 中華老干部公益行 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