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達州市政協鼓勵發展“公司+專業社+農戶”產業扶貧模式
本報訊 四川省達州市政協主席康蓮英近日帶領委員前往扶貧聯系村——萬源市鐵礦鄉泥溪溝村調研。
泥溪溝村因全村村民沿著一條溪溝散居在兩邊的高山上而得名。全村8個村民小組567戶2119人,耕地面積1032畝,林地面積3萬畝,森林覆蓋率90%,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讓村民難以摘掉貧窮的帽子。
“一個村近40%的農戶未脫貧,這是一塊‘硬骨頭’。”今年4月,康蓮英到村里調研時說。隨后,市政協組織幫扶單位召開碰頭會、現場辦公會,與交通部門協調,決定首先擴建村道。從規劃、立項、實施歷時8個月,已將13.5公里的村道擴建到4.5米以上的寬度,協調、籌集資金硬化完成8公里,余下5.5公里可望明年春天竣工。
“路的問題總算解決了。接下來脫貧的關鍵還是要為全村找到可持續、長致富的產業”,康蓮英一直思考著泥溪溝村脫貧致富的路子。這次來泥溪溝村前,她帶領相關人員到全市農村產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地方考察、調研,也多次組織幫扶單位聯系農業專家實地到泥溪溝村作產業可行性論證。
“我們這里林地寬,野豬經常出沒。有人統計了一下大約有500多頭。它們經常吃掉我們的莊稼。”在村民座談會上,村主任鄧有祥說。“真的有這么多野豬,那我愿意來你們這里投資。我可以建一個年產種豬2萬頭的繁育基地。”一家生態農業公司的負責人說。“我建好種豬場后,村里成立專業合作社。我可以給大家提供豬苗、飼料以及技術服務,做到保底價收購……”村民聽后,信心倍增,紛紛表示歡迎業主投資。
聽了大家的發言,康蓮英說,“這種企業引領、專業社帶動、農戶參與的‘公司+專業社+農戶’產業扶貧模式很好,我們大力支持,村里的產業發展項目總算落地了。”(王夢)
編輯:薛鑫
關鍵詞:達州市政協 產業扶貧模式 脫貧 “公司+專業社+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