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面對污染,個體的焦慮應該被理解
對于新聞中為孩子健康感到緊張的家長,人們會同情,但也有人會覺得這些家長矯情。同情是因為,環境問題是普遍的,誰也沒有辦法“獨善其身”。覺得矯情是因為,既然問題是普遍的,既然其他孩子可以忍受這惡劣的環境,這些家長的孩子自然也能夠忍受,怎么能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想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呢?如果每個家長都如此,學校豈不是成為各種凈化環境和預防污染設備的“展覽會”?
仔細想想,那些主張集資給教室安裝空氣凈化器的家長的想法,真的可笑嗎?霧霾等環境污染影響健康已經成為共識,而我們的孩子就處于這些實質危害中,無處躲藏無法逃避。面對這種可見的傷害,家長難道不會心急上火,難道不該想盡一切辦法以減少污染對自己孩子的傷害?不管這些家長的想法是否異想天開,或者沒有顧及學校的特殊性以及學校的感受,他們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應該被充分尊重——對于污染問題的焦慮是一種本能,對于污染的預防是一種自救。難道,眼睜睜看著孩子和自己身處于環境污染中卻坦然處之,才是成熟和勇敢?
遺憾的是,面對普遍的環境污染,我們確實在陷入麻木。一方面,我們抱怨環境變差污染嚴重,但另一方面,一些人似乎把環境污染當成一種調侃對象,缺少嚴肅思考和積極應對措施。有人會說,環境污染是個復雜的系統性問題,個體有什么力量去解決呢——與其焦慮,不如調侃。這應該是一些人對環境問題保持鈍感的原因。畢竟,以調侃姿態面對污染問題,還可以保持一種貌似樂觀的形象??森h境污染是真實的、嚴重的,嚴重到已經影響、危及我們的生活和健康,即便調侃的姿態讓人感覺到一時的表面的樂觀,實質傷害還是無法避免。此時,所謂調侃和樂觀只能是一種逃避。
與這種麻木的樂觀相比,個體的焦慮應該被理解。至少,這種個體焦慮包含著對問題的重視,以及積極自救的必要意識。只不過,這種個體的焦慮是一種本能,是一種情緒,而且容易引發其他社會問題——如果這種焦慮不能恰當地釋放和被引導。因此,需要理性、客觀地看待這種焦慮,并通過有效途徑來引導、釋放這種焦慮。唯有如此,人們才能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充滿信心,才能積聚積極應對環境污染的勇氣。
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難題,即便正視這種問題有時會產生一時的無力感,解決這種難題有時會產生一定的挫折感,我們依然需要直面和解決,并時刻保持足夠的痛感與韌性。因為,這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我們根本無處可逃。(李劭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環境污染 個體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