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農工黨黨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保定軍校紀念館舉行
2015年12月18日,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保定軍校紀念館舉行,農工黨中央研究室主任游宏炳,農工黨河北省委會副主委、秦皇島市委會主委霍興文,中共保定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馬保昆出席活動并講話。農工黨保定市委會副主委張衛星主持儀式。
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與農工黨有著很深的淵源,農工黨創始人鄧演達、黃琪翔、季方先后在這里學習。保定軍校的軍事教育對于三人投身革命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三人在農工黨的創立、成長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0年,農工黨河北省委會與農工黨中央協商,將保定軍校紀念館設立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史教育基地”,成為農工黨在我國北方的首個黨史教育基地。2014年,與農工黨中央聯合在保定軍校紀念館內建立了“從保定軍校畢業的農工黨領導人陳列室”。2015年,將保定軍校紀念館定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基地”,大力加強基地建設,積極開展黨史研究和優良傳統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此次,省委會報請農工黨中央同意,將保定軍校紀念館以中央名義確定為黨史教育基地,并納入中央統一管理,為更好地發揮基地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游宏炳在講話中指出,在保定軍校紀念館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黃琪翔家屬與保定軍校紀念館合作籌建了“黃琪翔將軍紀念室”,2014年農工黨中央、河北省委會、保定市委會共同建立了“保定軍校畢業的農工黨領導人陳列室”。紀念室和陳列室的建立對于深切緬懷農工黨前輩的光榮的革命的不朽功績,表達我們對農工黨前輩的敬仰之情;對于繼承和發揚農工黨前輩的政治信念、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持續鞏固我們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對于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我們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決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相信在今天舉行揭牌儀式之后,作為黨史教育基地的保定軍校紀念館將進一步發揮其在弘揚農工黨的愛國革命優良傳統、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的重要作用,成為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重要基地。
霍興文在講話中指出,多年來,來自省內外的農工黨黨員先后到保定軍校紀念館參觀學習,這里已經成為農工黨黨員接受思想教育,傳承優良傳統的一個重要基地。同時也成為了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的一張名片。此次將保定軍校紀念館以中央名義確定為黨史教育基地,并納入中央統一管理,對于更好的發揮基地的作用,促進河北省農工黨黨史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同時,對于河北省各級農工黨組織更好地推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全省各級農工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一定要充分利用黨史教育基地這一平臺,以開展85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把開展黨史教育與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共河北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和農工黨中央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相結合,與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相結合,與正在開展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相結合,認真回顧總結農工黨85年來的光輝歷程,繼承和發揚農工黨老一輩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政治信念和高尚風范,進一步增強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同心同行的政治定力、戰略定力、前進定力,不斷鞏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要緊緊圍繞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參政黨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穩健扎實地推進自身建設,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充分發揮參政黨作用,凝聚力量,同心同德,積極投身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共同譜寫多黨合作事業發展新篇章,為開創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河北篇章而努力奮斗。
馬保昆在講話中指出,中共保定市委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形成了同心同德謀發展,和衷共濟搞建設的良好局面。農工黨保定市委會成立30年以來,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優良傳統,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積極獻計出力,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為保定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我們相信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農工黨保定市委一定能夠帶領全市廣大成員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保定軍校紀念館館長曾素梅出席活動。
農工黨河北省委會機關干部、農工黨石家莊市省直支部部分優秀黨員、保定市部分優秀黨員參加活動。(農工黨中央研究室 農工黨河北省委會)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農工黨 黨史教育基地 揭牌儀式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