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醫院何必熱衷于改名
有報道稱,今年內,一共有4家省屬公立醫院改了名。
只要醫術高明,不是怕沒有病人上門求醫的。現在省屬醫院紛紛改名,無非是強調自己的“省屬”身份,甚至將自己封為省第×人民醫院。這不免使我們想起今年中國的股市,也是盛行改名,有的自號“機器人”,有的自號“匹凸匹”,以趕上某個股市爆炒概念的時髦。但改來改去,碾子還是碾子,缸還是缸。
據一家醫院解釋,其原院名常被誤認為民營醫院,所以不得不突出“省屬”公立身份。這真的是太瞧不起民營醫院了。有人會說,時下民營醫院名聲不太好也是事實。其實也不盡然,現在沿海發達地區高端民營醫院多了去了,比如上海市將公立醫院的高端特需部分剝離出去,與8家民營機構合資,成立了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實行“公私”合營。在浙江、廣東,高端民營醫院正在崛起。
恥與民營醫院產生關聯,不能不說是觀念陳舊使然。這就像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國人瞧不起個體戶、民營企業一樣,孰料很快民營經濟就成了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部分,成了驅動中國經濟向前的一個兩輪之一。想當初,如果一名女大學生嫁給了一名個體戶,人們會覺得她的價值觀有問題。但現在回頭看,那不過是偏見。
一家醫院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如何,跟名字關系不大。比如上海也有一家新華醫院,近幾年出了幾位院士,有的學科全國排名第一。在上海動輒擁有上百年歷史的醫院里,這家醫院“資歷”很淺,創建于1958年,是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自己投靠的醫科大學當年在上海不能與上海醫科大學相提并論。但現在上海的這家新華醫院在醫學界可謂響當當。可見,醫院影響如何,并不取決于名字。
現在我們不是致力于改革,通過改革舉措壯大自己,而是寄希望于改名,以為名字一改,從此鴻運當頭。據說武漢地區醫院“一院多名”現象很普遍,有兩名字的很多,有三名字的不少,甚至有四個名字的。似乎是要梳妝打扮出幾個面孔,顯示自己是個多面手,以吸引八方患者。總之是怎么對自己有利,就怎樣加掛一個牌子。
但這算不算是對患者的一種誤導呢?掛個省公立醫院的牌子,看起來很“高大上”,似乎更多了信用和水平保證。但同濟、協和這樣的醫院,并沒有掛上國家、部屬等名頭,地位還是在那里。可見,名字是什么本不重要,醫療水平、醫德醫風等才是口碑和品牌的保證。動輒改名,一院多名,反而不利于品牌的創造和傳承。(楊于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省屬醫院改名 公立醫院 民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