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專家9個月拼出漢代陶棺:200多塊碎片最小僅2厘米
除開陶棺,合江還出土了石函、石棺和木棺三種,其中木棺易朽、石函較少、惟石棺質堅耐腐,因此留下來的較多。為了保護這些文物,合江縣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2005年正式成立,收藏各種珍貴文物4000余件,其中收藏石棺34具,陶棺碎片5具,約占全國出土漢棺的四分之一。
專家們正在修復陶棺
修復完成的陶棺
陶棺主人可能是富商或文人雅士
合江縣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館長唐紹春表示,合江正好處在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夜郎文化的交匯點,地方官吏、富商大賈乃至一般中層富庶人家,競相建墓。“從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來綜合分析,漢代陶棺的主人,可能是家庭富裕的商賈或者文人雅士,畫像石棺的主人一般為武將或身份顯赫的人。”專家們分析。
今年3月開始,四川博物院的衛國等三人一直在“拼圖”,他們要在1200塊雜亂無序的碎片中進行分揀,找出200塊碎片拼接成一具完整的陶棺。經過整整9個月的工作,完整的陶棺實物終于展現在世人面前。
考古專家表示,經歷過近2000年歲月,原來的完整陶棺大多已成碎片,修復也比較困難。瀘州合江此次完成修復的陶棺實物,填補了瀘州地區的空白,在全省范圍內也十分罕見,并且為漢代陶質燒制工藝研究提供了實物佐證,對漢代墓葬制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拼棺:
由200多塊碎片拼成
最小碎片僅兩三厘米
昨日中午,成都商報記者走進全國首個石棺博物館──合江縣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一具完整古樸的陶棺擺放在館內木質工作臺上,拼接粘合的痕跡隱約可見。而在幾個月前,它還是幾百塊雜亂無序的土陶碎片,修復專家衛國等三人花了9個月才把它們拼在一起。
合江縣文物管理局副局長張采秀介紹,合江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出土漢代陶棺碎片,這些碎片品種繁多,損毀程度也各有不同,由于時間太久和文物碎片多次搬家,原有編號早已無法查看,文物管理局想修復陶棺一直因技術和資金等原因擱淺。今年年初,合江縣文物管理局爭取到一筆專項資金,請到了專家衛國等三人幫忙修復。
“我們原本計劃2個人3個月完成,結果加上帶來的學生,碎片整理、拼接和修復過程從3月持續到12月。”衛國介紹,經過2000多年時間和環境的改變,這些陶棺碎片變得易碎,必須用特殊藥水進行加固。加固后,3個人又花了三四個月分揀碎片,然后又花了4個月左右進行拼接粘貼。經過9個月,一具完整的陶棺被修復完成。
據了解,這口陶棺由灰砂陶燒制而成,仿木棺式樣,長約190厘米,寬約52厘米,高約67厘米,棺身厚5.5厘米,底部四角均有一個小孔。從數據來看,棺身腹部略鼓。棺蓋呈弧形,中間高、兩側低,棺身與棺蓋口呈凹凸形,子母扣合,無紋飾。衛國介紹,修復過后的這具陶棺由200多塊碎片拼成,最小的碎片只有兩三厘米。
據合江縣文物管理局介紹,修復的陶棺約有一千斤重。
難點:
碎片分揀最困難
“有時一天找不到一塊”
衛國介紹,修復陶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困難:首先是差不多5具陶棺的碎片混在一起,數量多達1200件,分揀工作十分困難;其次是現存保存完整的漢代陶棺十分稀少,無樣本可參考,工作人員一邊拼一邊摸索;此外,土陶材質疏松、易碎,稍有縫隙容易引發全盤錯位。
“大大小小的碎片擺了一地,哪塊是哪個棺的,完全雜亂無序。”衛國說。因此,差不多一半時間花在了分揀碎片上,三個人一起工作,找到斷裂痕跡差不多的就做好記號,“有時候一下就找到了,有時候一天也找不到一塊”。
衛國表示,當時燒制這些陶棺的溫度并不高,因此陶片硬度不高,經歷2000多年早已成為碎片。出土后,陶棺脫離了密閉、恒溫(大約10℃)的環境,因此變得十分脆弱,拼接必須十分小心,并避免產生太大的縫隙,“否則很容易引發整體移位”。
“粘貼用的膠水是特制的,粘性太小粘不住,粘性太大又易損毀碎片。”衛國介紹,而為了加固,專家們為陶棺量身定做了鋼架,安放在陶棺內部,確保整體不移位。目前,陶棺雖然已經修復完成,但仍然被放置在木質工作臺上,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在進行后期保養,需3個月左右才能整體移動。
全省罕見
對研究漢代陶質燒制工藝和墓葬習俗有重要意義
“由于年代久遠,漢代墓葬出土的陶棺大都是碎片,目前還保存完整的很少見到。”衛國說,因此合江這具修復完整的陶棺實物十分難得。四川省考古院專家劉志巖也表示,陶棺的修復難度很大,修復完成的陶棺在全省范圍內比較罕見。合江縣文物管理局局長賈雨田介紹,此次完成修復的陶棺可與完整的漢代石棺相互佐證,對漢代瀘州地區的墓葬習俗和陶質燒制工藝研究有重要意義。據了解,兩漢時期,合江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捷、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留下崖墓、磚室墓等多種墓室,現在境內僅崖墓就有上千座,10個墓穴以上的崖墓群有10余處。
編輯:陳佳
關鍵詞:專家9個月 拼出漢代陶棺 200多塊碎片 最小僅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