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海峽兩岸人士緬懷愛國抗日僑胞林可勝
新華社貴陽12月17日電(記者胡星)17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和貴州海外聯誼會主辦的座談會在貴陽召開。海峽兩岸相關人士相聚一堂,共同緬懷愛國抗日僑胞林可勝和他組織領導的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
70年前,愛國抗日僑胞林可勝組建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投身抗戰,來自海內外的醫護人員悉心治療了數百萬人次軍人和平民。
出生在新加坡的華裔林可勝是著名生理學家、醫學家和教育家,被譽為“中國生命科學之父”。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后,林可勝獲準籌組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并任總隊長。1939年,救護總隊遷址貴陽,是抗戰時期全國最大的戰時醫療救護中心。
抗戰期間,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不僅救助傷者和病人,還創辦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培養戰地醫護人員,設立藥品和醫療器械制造廠,建立起全國性醫療救護體系。林可勝發揮自身國際影響力,募集了大量資金和物資,僅美國各界人士捐獻給救護總隊的款項就達6600萬美元。
在林可勝的感召下,一大批來自波蘭、奧地利、匈牙利和德國的醫生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以貴陽為基地,奔赴各戰區救死扶傷、轉運援華藥品,與中國人民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歲月。
據有關資料統計,1938年1月至1945年9月,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總計實施手術11.98萬次,內科門診軍人248.16萬人次,平民200.29萬人次,預防接種463萬人。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在座談會上說,林可勝和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以“救死扶傷、博愛恤兵”為宗旨,體現了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他們對所有 抗日部隊,不分國共,一視同仁,但凡需要,一并支持,增強了國家抗戰力量,有力推動了抗戰取得勝利。
臺灣紅十字組織前會長、海峽交流基金會首任秘書長陳長文說,林可勝可謂是中國抗日戰爭的“提燈天使”,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醫師與紅十字會志工,“今日,緬懷林可勝的精神顯得彌足珍貴”。
編輯:曾珂
關鍵詞:海峽兩岸人士緬懷林可勝 抗日僑胞林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