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諾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新作《二手時間》將出版
《二手時間》封面。
S.A.阿列克謝耶維奇畫像。蔡震 繪畫
阿列克謝耶維奇說,她所做的一切是在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話語。“我收集我所處時代的生活。我對心靈史感興趣——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被歷史宏圖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東西。”
經常有人告訴阿列克謝耶維奇,她所寫的不是文學,是文獻。“今天,文學是什么?我們的節奏空前地快。內容打破和改變了形式。一切東西都在超出了原有的邊界,在真實和虛構之間沒有界限,它們相互流動。見證者不是中立的。講故事時,人們會進行加工創造。他們與時間角力,他們是演員,也是創作者。”
阿列克謝耶維奇表達了自己對于小人物的興趣:“我認為他們是渺小卻偉大的人物,因為痛苦能塑造人。在我的書中,他們講述自己的小歷史,更宏大的歷史也從中顯現。”與阿列克謝耶維奇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新作《二手時間》不再關注災難與戰爭,而是聚焦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普通人的生活。
從1991年到2012年,20年間,阿列克謝耶維奇采訪了無數人,《二手時間》是她采訪創作時間最長的一本書。受訪者雖不再悲痛,卻都流露出冷漠、虛無和失望的情緒,阿列克謝耶維奇敏銳地捕捉到了人們這種心態上的變化。
在書中,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出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
“我把世界當作聲音,當作顏色來看來觀察,就像它本該有的樣子。”阿列克謝耶維奇認為,她的每一本書都有變化,主題一直在變,但敘述的線索是一樣的,那就是她認識的人們。有了這成千上萬的聲音,她創造出了時代的形象。她憑該書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德國媒體盛贊該書擷取的是最為細小的馬賽克,卻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圖畫。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諾貝爾 文學獎 白俄羅斯 阿列克謝耶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