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催乳師可信嗎?催乳師隊伍魚龍混雜
從單獨二胎到如今的全面放開二胎,讓月嫂、鐘點工一下子“火”了起來。但是,還有一個行業將更“火”,那就是很多年輕媽媽需求的“催乳師”。
較長一段時期來,考慮到就業、身形保持等問題,新媽媽采用奶粉人工哺乳往往成為首選。然而隨著母乳哺育對嬰兒健康成長優勢認識的提高,以及近年來一些中外乳品質量問題的曝光,很多媽媽選擇了母乳哺育。這樣,催乳師就吃香起來。與月嫂、鐘點工等相比,催乳師的“含金量”高,收入可觀。但是,催乳師參差不齊的水平,魚龍混雜的隊伍,實在令人擔憂。
催乳師行業風生水起
以往在各個醫院的產房、孕檢室外,人們收到最多的是“月嫂服務”、“家政服務”的名片,可是現在,“催乳師”的名片也開始大量出現。
為何如今“催乳師”火起來了呢?筆者對此進行了跟蹤暗訪。在某婦產科醫院的產科病房外,筆者接過一個年輕女子遞過來的名片。發名片者自我介紹說自己就是催乳師,催乳每次300元至1000元之間,一次大約一小時,價格根據乳母的不同情況而定,普通的按摩催乳價格低,而全身穴位按摩催乳價格高。催乳師透露,她每月的收入至少在12000元以上。
那么,催乳師是否真的有市場呢?一位坐在走廊上的老年婦女等到發名片者走后,跟筆者聊起了催乳師的問題。她說,催乳師確實能夠解決乳母奶水不足的問題,因為她的女兒在生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沒有奶水,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解決問題,一位親戚給她推薦了一個催乳師,按摩了20分鐘乳母就有了奶水。但是,后來這個催乳師有事情回老家,她另外找了一個催乳師,按摩了很長時間沒有效果,而且乳母的乳房很不好受,只能另想辦法。有知情者告訴她,她找來的這個所謂的“催乳師”實際上是個剛從月嫂行業轉來的,只是經過簡單的培訓,根本沒有按摩催乳技術。因此她認為,要找一個靠譜的催乳師為女兒的二胎哺乳“保駕護航”。這次,她準備通過一個熟悉的家政公司找催乳師,不會輕易相信在醫院發廣告者。
據市場統計,我國每年有接近2000萬名新媽媽,其中缺乳、少乳等癥狀患者占相當比例,因此催乳師市場空間廣闊。
催乳師隊伍魚龍混雜
如何看待催乳師這個行業?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催乳師是個專業技術職業,并不是像現在很多人通過短期培訓就可以勝任的。但是,如今催乳師這個行業其規范性令人質疑。盡管很多催乳師都有“催乳師證書”、“按摩師證書”等職業資格證書,都聲稱“持證上崗”,可是她們所持的那些證書并非是由政府相關部門頒發,大都由培訓機構所頒發。不同機構所頒發的證書,缺乏統一標準的權威性,也給催乳師這個行業的低門檻準入提供了便利。
據了解,有些機構對參與催乳師培訓者要求不高,不要求學歷高低以及專業背景,只要能夠交納培訓費,通過簡單培訓就能拿到“催乳師”資格證書,培訓內容除了增加幾個穴位按摩知識,其他的與月嫂培訓相差無幾。有的培訓機構本身就不具備培訓資質,使培訓出來的催乳師更難以名副其實。
更有甚者,不通過正規培訓,從老鄉那里簡單學習按摩技術后就倉促上陣,半路出家濫竽充數很可能損害乳母乳房健康。
業內人士還透露,目前催乳師多由家政公司推薦,即使推薦機構說催乳師具有專業證書,但其所執的資質證,多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按摩師證,因為催乳師沒有專門的證件。殊不知,催乳師畢竟不同于按摩師,按摩催乳不僅需要精湛的手法,更需要懂得醫學常識,要根據新媽媽們的個體差異不同,采用力度輕重不同的手法。否則,穴位不準,手法不正確,不但不能達到催乳的效果,反而會破壞乳腺組織。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二胎高峰潮的到來,催乳師的需求會越來越緊俏。為此,相關專家認為,應規范這個近年來應運而生的行業。當前,在催乳師這個行業監管方面還存在盲區,催乳師需求量又很大,需求與質量這對矛盾突出。有些乳母及其家屬輕信人工催乳,給催乳師行業無序發展提供了空間。
有鑒于此,業內人士提醒:按摩催乳確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盲目相信,尤其是有乳房并發癥的乳母不適合按摩催乳。有些缺乏按摩知識的催乳師,操作不當甚至胡亂操作,難免會使乳母引發乳腺炎等不良后果。所以,乳母一旦發現催乳引發的副作用,應立即停止催乳,正確的做法是去醫院婦產科診治,以免盲目催乳而悲從中來。
編輯:趙彥
關鍵詞:催乳師 單獨二胎 全面放開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