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肺癌早期篩查需科學評估利弊
肺癌預防關鍵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表示,公眾應加強肺癌預防,特別是高危人群。建議年齡在50歲以上,吸煙史20包/年以上,有腫瘤家族史和既往有肺部疾病史,以及長期從事職業暴露的肺癌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胸部低劑量CT檢查,以發現更多的早期肺癌。
“2011年,美國國家肺篩選試驗(NLST)得出的研究結果表明,早期篩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的20%。”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醫師黃遙教授表示,對于高危人群,至少應每年進行一次胸部低劑量CT檢查。
而肺癌篩查的效果在我國局部地區開展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證。2014~2015年,中國癌癥基金會對山東沂蒙山區馬牧池鄉的1004名40~60歲的農民進行了低劑量T檢查。經過專家共同閱讀CT片發現其中178例肺部有病變,比例為17%,經北京、上海和山東專家會診,其中15例影像學高度可疑為肺癌。
不過黃遙坦言,隨著低劑量CT在普通人群中的應用,檢出的小于1cm的結節明顯增加,這給診斷增加了很大難度。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副主任陳萬青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肺癌篩查假陽性率較高,主要是因為篩查出來的炎性結節患者太多,這可能與以前肺結核的高發和現在的大氣污染有關。
“篩查出來肺部有結節,盡管醫生說是良性的,患者還是會想我肺部長東西了,會不會是癌癥;如果醫生說需要注意觀察,那對患者帶來的心理影響更大,有可能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種擔憂的情緒時間長了對身體同樣有害。”陳萬青呼吁,推廣肺癌篩查一定要科學評估利弊。
“到底該采取什么樣的肺癌篩查模式,仍需商榷。”陳萬青介紹,目前,國際上癌癥篩查比較成熟的只有宮頸癌,其他的癌癥篩查包括乳腺癌、肺癌都有爭議。美國進行肺癌篩查比較早,今年已將這項篩查納入醫保。但仍有一些學者和研究機構持反對意見。總結起來就是,各國包括中國都在進行探索肺癌的防控模式,目前,沒有研究表明肺癌篩查可以像宮頸癌那樣檢出率很高,且非常符合經濟學原則。
黃遙表示,恰當的隨診策略是低劑量CT篩查肺癌的關鍵之一。她也建議,以謹慎的態度開展這項工作,并培養一批合格的篩查工作者,這是保證篩查效果的關鍵。
相關連接:
肺癌高發與空氣污染高度相關證據不足
陳萬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與吸煙、年齡等相關因素相比,現有的研究證據顯示,肺癌發病與空氣污染之間的相關性不是太高。
近年來,肺癌一直排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每年新增肺癌患者近60萬例。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把大氣污染列為人類致癌因素之一,并表示有足夠證據表明,大氣污染會導致肺癌。
“但這種影響有多大,目前我國還缺乏足夠的證據。”陳萬青解釋說,一方面是因為空氣污染加劇是伴隨著近20年來中國快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出現的, 時間相對較短,和肺癌高發之間的效應尚未明顯反映出來;另一方面就是研究數據太少。“不是因為數據缺乏,而是數據不能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島’,導致肺癌相關危險因素的研究不夠充分。”
據悉,目前比較明確的導致肺癌高發的因素首推吸煙。另外,肺癌發病有一定的年齡相關性。隨著年齡的增高,肺癌發病率會有上升。至于其他危險因素與肺癌高發的關系,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編輯:趙彥
關鍵詞:肺癌早期篩查 科學評估利弊 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