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全國執業藥師缺口大 食藥監總局出政策暫解藥店"生死劫"
對數以萬計的單體藥店而言,即將到來的新版GSP認證大限“生死劫”已獲得解藥。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現有從業藥師使用管理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示,《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末零售藥店全部配備執業藥師,但由于執業藥師數量不足、分布不均等原因,目前難以實現該目標。在2016~2020年,這5年的時間執行從業藥師過渡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執業藥師市場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全國有47萬家藥店,再加上診所、醫院藥房以及藥企對執業藥師的需求,整個市場需要200萬名執業藥師才能形成平衡,而目前的注冊執業藥師尚不足30萬名。”成都醫藥商會會長韓祥文表示。
此前,新版GSP要求藥店在2015年底前必須配備執業藥師,令不少零售藥店特別是單體藥店面臨“生死劫”,多名零售藥店人士受訪時均表示,這將對整個行業形成利好,擴充了單體藥店的生存空間;同時,藥師掛證獲利這一行業潛規則也將被顛覆。
總局給出5年時間過渡
新版GSP要求零售藥店配備執業藥師的大限將至。按規定,從2016年1月1日起,零售藥店沒有配備執業藥師的,都將被迫關門。但由于執業藥師數量不足,分布不均等原因,國家食藥監總局不得不放寬要求。
上述《通知》顯示,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實行從業藥師過渡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零售藥店將執行全部配備執業藥師的政策;同時,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新開藥店,也必須要配備執業藥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食藥監總局出臺過渡政策的背后,進一步凸顯出當下執業藥師供需嚴重失衡的事實。
執業藥師認證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已有1104家藥品生產企業、14196家藥品批發企業、159689家藥品零售企業及2084家醫療機構注冊了執業藥師,全國注冊執業藥師人數為243279人。
“目前全國有47萬家藥店,市場缺口非常大。”韓祥文表示,包括2萬多家醫院、1.3萬家藥品批發企業、約7000多家藥廠都需要配備執業藥師,整個市場需要200萬名執業藥師才能形成平衡。
韓祥文介紹,以成都為例,目前成都市包括各家醫院在內,擁有執業藥師資格證的有3000多人,而成都市區的零售藥店有8400多家。也就是說,即使這些執業藥師資格證全部用在藥店,也遠遠不夠。
引人關注的是,執業藥師供需嚴重失衡,從另一個側面催生出藥師掛證市場。
“新版GSP要求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但要經營者一時之間拿到證書也不容易,所以就有不少藥店選擇鋌而走險,租賃一個執業藥師資格證,將證件注冊在自己的藥店,肩負起監管藥品質量的責任,這已經是業內公開的潛規則。”四川友誼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曉軍介紹說。
多名業內人士受訪時認為,國家食藥監總局給出的5年過渡期,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執業藥師的含金量,也將對掛證這一畸形市場形成較大沖擊。
單體藥店獲一定生存空間
上述新規獲益最大者當屬單體藥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目前藥品零售利潤日益微薄,不少藥店經營已經面臨困難,而此前要求必備執業藥師的要求,被認為是壓倒零售藥店、特別是單體藥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幾年藥店的利潤已經大不如前,就整個藥品流通行業而言,今年上半年的毛利就下滑了0.6個百分點。”韓祥文表示,很多單體藥店本身日子就不好過,如果再請一個執業藥師,每月至少要花費6000元,運營成本較高。
事實上,自2013年6月新規實施以來,各地藥店被兼并、備撤銷 GSP的消息便頻見報端,而首當其沖的便是單體藥店。
“食藥監總局的新政給了單體藥店較長時間的緩和期,他們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也相對容易一些,給了一定生存空間。”李曉軍稱。
新版GSP要求藥店必備執業藥師的初衷在于保障安全用藥,過渡政策出臺是否會削弱安全用藥的力度也引人關注。“要保障安全用藥,對于藥店而言就要切實發揮執業藥師的作用,監管層也要從嚴監管,比如執業藥師不在崗時,藥店必須明確標識,不開處方藥。”李曉軍說。
此外,業內人士還建議,分屬于衛生系統、藥監系統的藥師制度、執業藥師制度未來建立互認體制,執業藥師人才缺口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障。
【關鍵詞】什么叫GSP
GSP 是 英 文 Good Supply Practice縮寫,在中國稱為《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它是指在藥品流通過程中,針對計劃采購、購進驗收、儲存、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環節而制定的保證藥品符合質量標準的一項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來約束企業的行為,對藥品經營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保證向用戶提供優質的藥品。
相關鏈接
800億滯銷藥市場待破:傳統藥企擬建線上促銷平臺
◎每經記者 金喆
11月23日,廣東麗峰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峰藥業)董事長黃學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近期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證,將打造一個專門針對滯銷藥品的促銷平臺。
據了解,每年動輒上千噸的滯銷藥品困擾著大多數藥企。來自麗峰藥業提供的數據顯示,這一龐大體量的金額達到800億元。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參照國內藥企現狀,一個品種往往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競爭,供求不對等造成不少產品積壓滯銷,造成巨大浪費。
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對于消費者來說,舊款衣服換季打折已不是新鮮事,藥品也有“特賣”模式。
黃學峰告訴記者,按照市場慣例,醫院和藥店都不再采購距離有效期在8個月以內的藥品(以下簡稱近效藥)。其實,這些藥品在效期內可以正常使用,公司希望針對這類藥品建立一個促銷平臺來方便下游藥店采購,如果進展順利,市場容量將達到上百億元。
“現在每年滯銷藥品的金額達到800億元,其中超過300億元只能報廢處理,既損害企業利益也不利于患者降低購藥成本。”黃學峰認為,如果能合理利用這些藥品,在允許的有效期內低價賣給市場,也是藥品流通領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實際上,近效藥或過期藥的處理長期困擾著大多數藥企。于明德稱,國內藥企數量達到4000家,90%以上生產普藥產品。很多企業由于市場預測偏差導致供大于求,最后只能將剩余藥品報廢。
“促銷、特賣近效藥是對傳統藥品流通模式的顛覆,將沖擊目前的醫藥價格體系。”于明德認為,如果大規模推廣,將壓縮產品流通鏈和渠道費用,幫助終端減少采購成本,同時降低生產企業的藥品報廢率。
市場反應有待觀察
但是,有別于其他商品的藥品,“打折特賣”是否能吸引患者還是個未知數。值得注意的是,在麗峰藥業之前,全國不少地區已出現零售藥店曾因出售近效藥遭消費者投訴的消息。
一位曾在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任職多年的醫藥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定,藥品零售企業不得銷售過期藥品,對于近效期藥品的管理和銷售屬于企業自主行為,在藥品未過期的情況下,企業任何銷售行為都不違反規定。但是,銷售時需告知顧客有效期。
“藥品屬于特殊商品,國家對此監管相當嚴格。以前一些藥店、診所在未告知患者的情況下原價銷售近效藥被投訴,說明消費者對這類商品還是持懷疑態度。”該資深人士坦言,由于目前市場上沒有大規模銷售近效藥的機構,未來市場反應如何還有待觀察,關鍵在于消費者對近效藥的接受程度究竟有多大。
對此,廣州一家大型醫藥流通公司市場部人士對記者透露,近效藥價格優勢相當明顯,以某進口品牌一款疫苗為例,正常售價在200元/支,距離有效期只有8~12個月左右的售價在150元,如果只有半年則價格在百元上下。“慢性病患者都有常備的治療藥物,有些會通過朋友私下購買近效藥,降低成本,但總體上量很小。”
編輯:趙彥
關鍵詞:全國執業藥師缺口 食藥監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