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不妨建立“證明負面清單”
據新京報報道,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知論11月20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年底前將對社會上詬病的“奇葩證明”拿出解決辦法并實施。
這一消息讓人看到了終結奇葩證明的希望,著實大快人心,也令人期待。而在奇葩證明牽扯面巨大、觸及利益范圍廣,且是個動態問題的背景下,各地不妨仿效行政審批“負面清單”制度,建立“證明負面清單”——對各地各單位要求提供或出具的各項證明來一次集中徹底排查清理整肅,根據“法無授權不可為”原則砍掉那些沒有法律依據的證明和蓋章環節,并建立清理取締清單和需要保留的證明清單。
實際上,證明在某種程度上與辦理營業執照的前置審批手續高度近似,屬于事前的形式監管。砍掉一些證明后,推行“承諾+監管”的模式,是將事前的形式監管轉變成了事中事后監管,是將靜態監管轉變成了動態監管,是將不信任式監管轉變成了信用監管,監管更有針對性,更貼近實際。
同時,對于確有必要保留的證明,也要將其裝到法治籠子里。政府或立法部門該給證明立個規矩,用法律明確證明的種類、范圍和形式,劃清證明的邊界和底線,明確證明出具的條件、程序、責任單位、費用以及證明的用途等事項,從而使證明的申請、出具、使用等行為有法可依,完全在法治軌道內運行。
□李英鋒(法律工作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證明負面清單” “奇葩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