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全面二孩最大障礙是大孩:怕分家產老大威脅離家
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讓很多人躁動起來,政策落地行將不遠。但心急的父母,是否注意到另一個“潛在”的障礙—— —家中已有的大孩?受“全面二孩”政策影響,前去做心理咨詢的父母人數越來越多,而與“大孩”有關的問題也不斷浮現,很多家中的長子(女)都難以接受弟弟(妹妹)的到來。專家表示,“將來能不能生二孩,兩個孩子能不能親密相處,關鍵在于父母。”
罰錢也想生,卻難過女兒關
得知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非常想再要個孩子的章曉雯,卻高興不起來。今年40歲的她,在濟南高新區工作,已經有個16歲的女兒。
17日下午,章曉雯告訴記者,隨著年齡增長,她和老公越發想再要個孩子。“女兒以后去外地上大學,我們可不想這么早就成空巢老人!”于是,去年年底開始備孕: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開始鍛煉身體并補充葉酸。“當時覺得,最大的阻礙可能是計生委。”
但讓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大的障礙竟是上了高中的女兒。“死活不同意再要個弟弟或妹妹。”
更意外的是,女兒不要弟妹理由竟然是,“擔心小的以后跟自己分家產”。
原來,章曉雯家位于濟南的城鄉接合部,舊城改造時,家里按人口分了幾套房子。“之前沒想過再要孩子,所以跟女兒說,以后這些房子都是她的。”章曉雯說,當時兩口子多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說的,沒想到一來二往的,女兒都當了真。
章曉雯說,女兒從小在家嬌慣,說一不二。跟女兒吵過幾次,再考慮到要交巨額的社會撫養費,章曉雯后來放棄了要“二孩”的決定:“還沒要呢就這樣,要是將來生了,指不定打成什么樣呢,再說罰款實在太多了。”
全面二孩政策確定后,看著周圍一些同齡人都在準備二胎,章曉雯不知不覺又動起了再要一個的心思。但兩口子委婉地跟女兒商量后,得到的卻是“如果再生,我就離家”的答復。
有了妹妹,哥哥“看都不愿看”
無獨有偶,家住長清區的29歲的孟彤彤,遇到了更“頭疼”的問題:她本來有個4歲的兒子,半年前又生了個女兒,但現在兒子對女兒根本“看都不愿意看”。
“單獨二孩政策下來,又要了個孩子。”孟彤彤說,老公是獨生子,抱著“兒女雙全”的念頭,他們又要了個,“生下來看到真是個閨女,老公非常高興。”
但高興了沒多久,孟彤彤卻發現:原本活潑好動的兒子順順,整天悶悶不樂,而且幾乎不理自己的妹妹。更讓她想不到的是,原本已經不尿床的順順,現在又開始尿床,而這個早就“戒奶”的孩子,現在又開始要求用奶瓶喝奶。“每天早晚都要我們沖奶,不沖奶就哭鬧。”孟彤彤說,要孩子前也曾跟兒子說過。“當時他顯得很高興,說有個伴一起玩了,沒想到現在這樣。”
此前兒子跟孟彤彤特別親近,每次只要她從外面回來,順順都會第一個撲上去,“基本上屬于離開媽媽不能過的那種。”她說,但現在,盡管她天天在家帶孩子做飯,兒子從幼兒園回來,也不打招呼,就自顧自地去玩,
“原本以為,妹妹的到來,能激發順順的保護欲。”孟彤彤說,除了妹妹剛出生時順順還好奇了幾天,后來根本“看都不愿看”妹妹,甚至“都不愿走近床去。”孟彤彤說,現在順順一般會跟爸爸玩,但只要看到自己抱著女兒喂奶,他就會生氣,甚至摔東西,怎么哄都哄不好。
二孩心理咨詢,增加一倍多
“這段時間因為要二孩而向我們做心理咨詢的人明顯多了。”18日上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山東心空間工作室的徐九悅說,近半個月以來,詢問二孩的增多了,“比以前多了一倍。”
“他們中有的想要二孩,但不知道怎么跟大孩溝通。有的要了二孩,但不知道怎么協調兩個孩子關系。”徐九悅分析,這些問題的根結往往在于二孩的到來,讓家里已有的孩子失去了被重視感、安全感。
在她看來,這種情況在年齡較小(3歲左右)的孩子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比如順順身上出現的尿床、喝奶等情況,都屬于心理學上的“ 退行”。也就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或焦慮時,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會“瞬時”退回到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
“孩子這么做,其實是在發出一種需要關心、需要愛的信號。”徐九悅說,有了二孩后,父母往往忙于照顧小的,而忽略了大的。
而對于歲數大的孩子出現的“分家產”心理現象,徐九悅認為,這跟父母對孩子從小的教育有關,“家庭缺乏溫暖,或對孩子過于溺愛,都容易讓他變得自我。”
不能忽略老大的“存在感”
“想要二孩,首先你得學會做好爸媽。”18日下午,青少年問題研究專家、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劉金同表示。他發現,近些年來,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逐年遞增,而這之中,有相當大比例是由于家庭教育不當所致。
他認為,有些家長在有一個孩子的時候教育問題就沒解決好,再生老二,問題依然存在,甚至變得更嚴重。尤其是放任不管孩子,嚴重的,會導致孩子患上各種心理疾病。“所以一定要關愛孩子,尤其是在有了老二后,父母一定不能忽略老大。”劉金同說。
在徐九悅看來,“對于老大來說,來了弟弟妹妹肯定需要心理調節,才能從陌生到逐步接受。”比如,如果老大叫明明,父母就可以稱呼較小的孩子為“明明弟弟或明明妹妹”,而不是只稱呼老二的名字。買東西,兩個孩子最好一樣。
“這些都能讓大寶很好地‘刷存在感’。”徐九悅說,她接觸過一對聰明的父母,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成功激起了哥哥對弟弟的保護欲和責任心,“倆孩子好得不得了。”
“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最終都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發自內心的愛。”劉金同說,父母一定要提前跟老大充分溝通,否則,將來有了老二,不僅要面臨“補課”,而且還可能有更多更棘手的問題。 (記者 劉志浩)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