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專家:全面放開二孩有望緩解中國社會的教育焦慮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非常好,將極大地緩解中國社會30多年來愈演愈烈的教育焦慮。對孩子發展目標期望很高的家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的教育焦慮以及一些家長神經質的養育觀狀態,一定有可能得到淡化。”這是幼兒教育專家王化敏對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關于二孩問題的個性化解讀。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由此,“二孩放開”成了最近以來的網絡熱詞。
人人在培養高大上的“天才”兒童
不少教育專家對此拍手歡迎。30多年來的獨生子女政策,讓本來望子成龍的中國百姓有了更多的經濟實力養育孩子,但同時也造成了教育的畸形發展。6個大人對著一個孩子,“大家的教育目標都是奔著把孩子培養成高大上的‘天才’兒童”。
王化敏指出中國家長的教育之痛:現在各種天價親子班早教班,豪華高價的兒童電子玩具、音像制品鋪天蓋地,一對一的各種昂貴智力和技能培訓——很多家長競相參與,有的是忍痛出錢,生怕孩子落下某一個環節。但同時,一個孩子的培養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每個環節家長都擔心出問題,很多家長要求老師謙卑地對待孩子,不能春游秋游,不能進行任何可能發生意外的活動,所以對孩子全面成長最有利的大膽自主活動、自由探索發現的機會大大減少。相應地,出現了“花錢多、裝修豪華、專項培訓多就是好幼兒園”的扭曲理念。
王化敏認為,價格高不一定就是規范、高質量的幼兒園,在北京就有收費1萬多元1個月的民辦幼兒園,很多指標評估都不合格,政府要求整頓提高,現正幫助達到指標。幼兒園不是有豪華的物質材料、多樣化的專業訓練就能成為優質的。但家長認為“貴的才可靠,才能把孩子培養出來”,似乎許多家長已經形成一種選擇學前教育的思維方式。
現在,這種“不貴就不對”的風氣讓很多家長無法抗拒,周末大家都坐在星級培訓班學習,自己的孩子不學,將來就競爭不過大家,就沒法和小朋友交流、也找不到玩伴。更重要的是,跟多才多藝的同學比起來,如果沒上過培訓班,上學后孩子就會被比下去,繼而喪失自信,所以大家都一窩蜂地參加培訓。“瘋狂媽媽”快成為中國媽媽的代名詞了。媽媽們大大忽略了家庭自身強大的教育正能量。
“家庭教育在影響孩子早期發展的各種因素中總貢獻量最大,達到70%,而家長自己教育行為的獨自貢獻量占家庭總貢獻量的85%,家長自己的教育、言傳身教才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上世紀90年代中央教育科研所參加一個15個國家的國際學前教育評價研究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在對中國10個省市的2.5萬多個城鄉4歲、6歲兒童的研究中得出的,與其他國家研究結論一致。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的教育焦慮把教育孩子的時間和空間過度交給社會專業人士,使得孩子在各種學科訓練的高壓下生活。這種生態扭曲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正常發展非常不利。王化敏呼吁:“家庭自身的教育影響至關重要,家長要樹立堅定的信念和信心,讓孩子有盡量多的時間在寬松、充滿愛心的家庭里快樂生活,能大膽地與成人交流,自然地走、跑、跳,自由地玩游戲,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理想的培養目標。”有了二孩的家庭,教育焦慮應該會自然減少,回歸到正常的教育思維,家庭教育生態環境會得到很大改善,就能發揮家庭教育獨特的不可缺失的優勢。
二孩家庭孩子成長更放松
在分析二孩放開的好處時,各方專家往往從人口紅利、勞動力等角度進行闡述。而教育專家則認為,家長有了第一個孩子的教育經驗后,可以建立更適宜孩子成長的家庭氛圍。“現在很多社會問題是心理問題造成的,特別是兒童時期留下的心理問題。”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秘書長廖麗英認為,獨生子女一代在家庭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導致了他們中的一些人進入社會后,不能吃虧吃苦,只能表揚不能批評,沒有擔當。
“一路精心養育呵護出來的孩子真的都好嗎?”王化敏很愛看《非誠勿擾》,她發現某些男女青年的表述,體現唯我至上、物質至上的價值觀。這些80后90后多是獨生子女一代,他們身上的問題是不是我們給予太多的“愛”和“過度教育行動”造成的,這個局怎么破?“我認為二孩政策會給兒童的心理發展帶來好處”。
孔美琪博士是世界學前教育組織(OMEP)第一任華人主席,全國婦女聯合會香港特邀代表。她一直在香港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是香港特區政府婦女、家庭、社區、平等教育機會、師資培訓、免費幼稚園教育等多個委員會的委員。她說,香港媽媽對生二孩也猶豫,但她到處鼓勵大家生二孩。
“同理心的建立對一個人非常重要。”孔美琪告訴媽媽們,兩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優勢更明顯,孩子在走進社會之前能學會容忍、吃虧,能夠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且,多子女家庭必須要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環境,孩子成長得也更放松。孔美琪認為,幫助大孩子度過失落期很關鍵。她表示兩個孩子年齡相差1~3歲、相差5~8歲和10歲以上,各種情況對大孩子的教育方式各有差別。二孩放開后,應該加強對兩個孩子教育的研究。
“二孩家庭會首先放松對孩子的過度關注,由于經濟、精力等因素的考慮,會減少課外班和對頂尖貴族教育的追求。”王化敏說,隨著二孩家庭的心態放松,社會競爭不在高端教育的比拼上,攀比心也不會那么強烈,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也會相應地放松下來。“這也許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社會最大的益處,多數家庭都能松口氣”。
應對二孩來臨,學前教育準備好了嗎
記者與一些分管學前教育的科長、處長座談時,反映出很多疑問:二孩全面放開,三四年后會經歷一個上幼兒園的高峰,地方上的幼兒園到時候能作好準備嗎?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出人意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部省份科長直言不諱:“人口具體增長多少需要預估、統計。但我感覺,即使放開,很多人不愿生也不敢生。”
這些年,她身邊不少農村出身的公務員都把孩子送回農村,或者把農村的老人接過來帶孩子。因為公立幼兒園太少,孩子進不去;私立幼兒園太貴,動輒一月兩千多元,工薪階層進不起;黑幼兒園倒是多,但安全隱患多,送了不放心,最后只能不上幼兒園。
另一位來自南方省會城市的教育官員稱,他們收到老百姓投訴最多的是基層政府將國家經費修建的公立農村鄉鎮幼兒園、政府收管的城市新建小區的幼兒園拿給私人經營,很多公共資源被地方政府當包袱甩掉了,這些國有公益性質的公共資源被私人經營為普惠園,有的地方政府還要給予優惠政策和補助。而對私人經營幼兒園,國家和地方政府嚴重缺乏監管制度及人力和經費支持,致使多數私人經營園教育質量和兒童保健情況、教師待遇情況無法過問和監管,老百姓真正受益了嗎?
王化敏疾呼:“讓85%的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其中近50%的城鄉貧困、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務,能享受公辦性質的平價、高質量的幼兒教育。80后、90后已經很苦了,當年被6個人伺候長大,不會伺候人,不會吃苦,現在結婚了要伺候4個老人,將來還要教育兩個孩子,壓力太大了。我們不能對不起這代孩子,要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能踏踏實實生孩子。”(堵力)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全面二孩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