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小學題難倒博士媽呼吁教育改革提速
在度娘搜索“一年級數學題難倒”,會跳出數萬個結果,難倒的對象包括研究生、大學教授等等。但記者沒想到,一年級數學題的傷害指數會達到這種程度——孩子連續一周哭鬧著不肯上學,在媽媽追問下才說出原因:“數學不會,不想上學!” 當事人的媽媽是浙江杭州的一位醫學博士,平時帶的是研究生,10日忍不住發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課堂練習,我真想說:孩子,你比你媽強多了!你的那些題目,為娘也不會做。(11月11日《錢江晚報》)
小學題,如今越來越有“神題”的意味。隨便檢索新聞便會發現,小學題難倒研究生、博士生、副教授等“知識分子”,似乎早已不是新聞。僅以今年為例,就有“虎媽在餐廳逼娃做題引圍觀,小學智力題難倒工科研究生”、“瀘州小學一年級作業現‘神題’,難倒博士生”等數則類似的新聞。當小學題成為知識分子都無法解出的難題,這樣的小學題到底有多少價值?這值得拷問。小學生的確需要鍛煉邏輯能力,但是否需要達到這般變態的境界,也值得審視。
而更加令人遺憾的是,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各種偏題、怪題、難題不僅大有市場,還成為考察孩子成績好壞的重要籌碼。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孩子們的確是“超負荷學習”。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的書包重量平均3.5公斤,初中生書包平均重5.5公斤,有的學生還用起了拉桿箱。而在“不輸起跑線”的現實意識下,孩子們除了要應付偏題、怪題、難題之外,還有各種培訓班與興趣班等著他們。這樣的現實,的確令人憂心。
一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部門都在出臺“減負令”,出臺這樣的文件并不難,但落實與執行卻很難。哪怕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主動要給孩子“減負”,也往往會被學校或家長們變相消解。教育主管部門不允許補課,一些學校就偷偷摸摸地進行;而一旦學校不補課,一些家長便會請家教,或是報名各種培訓班……這背后,不是家長和學校不愛惜孩子,而是有各種現實的壓力,小學有小升初的壓力,中學有中考的壓力,高中有高考的壓力,家長和學校自然不敢懈怠。
當教育變得如此重負,當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讓博士媽媽感嘆“為娘不會做”,這說明當前的教育方式,已經進入一種畸形的狀態。前不久,山東省聊城市的一所公立小學取消了一二年級數學課,補充朗誦、國學、書法等課程,一時令輿論嘩然。校長給出的解釋是:一二年級數學課邏輯性太強,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對于一二年紀的數學課而言,需要的并非取消而是改革,畢竟,只要數學課不走入誤區,其積極價值還是毋庸置疑的。
因而,小學題難倒博士媽呼吁教育改革提速。一方面,對命題者而言,應少鉆牛角尖,多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多讓孩子有成就感,這樣,孩子才有更多學習的樂趣,而不是望“題”生畏;另一方面,則要改變教育評價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讓素質教育落地生根。可以說,唯有從教育本身去進行改革,小學題難道博士媽媽一般的鬧劇,才會真正走進歷史的塵埃,不然,還會以不同的版本繼續上演。(龍敏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小學“神題” 小學題 難倒博士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