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習近平就德國前總理施密特逝世 向德國總統總理致唁電
據德國媒體11月10日報道,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10日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去世,享年96歲。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就德國前總理施密特不幸逝世向德國總統高克和總理默克爾分別致唁電。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并以個人的名義,對施密特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施密特的親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在唁電中表示,施密特先生為德國國家建設和歐洲一體化進程作出了不懈努力,贏得了世人尊重。40年前,施密特先生同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共同開啟了中德友好合作的大門,為中德關系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習近平強調,中國和中國人民珍視中德友誼,愿同德國和德國人民一道,共同開創中德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施密特是廣受國際社會尊重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也是中德關系的開拓者和推動者,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時任國防部長的施密特力促總理勃蘭特與中國建交。1975年,時任總理的施密特首訪中國,成為兩國建交后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見過面的德國總理。此后,他曾十余次訪問中國,持續關注近幾十年來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施密特對中國、中國領導人、兩岸關系和中國與其他國家關系等方面有自己的獨特深刻觀察和真知灼見,并發表在他的《理解中國》一書中。
曾預感鄧小平將讓中國變化
“我對中國的關注是一貫的。我是中國的朋友,”施密特2004年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早在60年代我就意識到,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個強國。”
1969年10月,施密特出任聯邦德國、即西德國防部長,把發展對華關系納入政治考量。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關系破冰,在西德政壇引發震動。后來被稱為“歐洲基辛格”的施密特力促時任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與中國建交。1972年10月,中國與西德建交。
1975年10月,接替勃蘭特出任總理一年多的施密特首次訪華,成為兩國建交后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主席見過面的德國總理。在《理解中國》一書中,施密特回憶道,毛澤東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人,“魅力四射,才華橫溢,但是堅定而執拗”。
這次訪華時,到機場迎接施密特的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華期間,兩人幾次會談;與毛主席會面時,鄧小平也在場。施密特后來回憶說:“我預感到鄧小平將給中國帶來變化,因而對中國的興趣更大了。”
曾經專訪過施密特的新華社前駐柏林記者鄭漢根認為,施密特對之后歷屆德國政府對華務實的態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西方不應再對中國存有優越感”
施密特是個“中國通”,也是“中國迷”,即使進入耄耋之年,行動不便,依然穿梭往來于中德之間。
2004年末,經過大半年等待,鄭漢根終于在施密特位于德國聯邦議院的辦公室對他進行了專訪。鄭漢根說,老人當時已經拄著拐杖,耳朵有些不靈,每次回答提問都會思考片刻,但說話條理清晰,思維依然活躍。
1982年卸任總理后,通過對中國的實地參觀和閱讀文章等方式,施密特不斷增加對中國的了解,并對中國悠久文明由衷地贊賞。他說:“古代希臘、波斯、埃及以及印加的文明早已消亡,而中國文化延續了數千年,到今天仍保持著生命力。”
施密特認為,西方國家不應該再對中國存有優越感。中國文化起源比歐洲文化早得多。他曾形象地說:“歐洲文化是一棵樹,中國文化是另一棵樹。”對一個文化的衡量要結合其自身情況,“評價中國要用中國自己的標準,衡量美國要用美國的標準”。
鄭漢根說,施密特告訴他,西方年輕政治家應該多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這樣可以避免對中國的偏見。
對西方有不少人認為中國需要走西式民主道路,施密特頗不以為然:“歐洲民主文化是三四百年前才發展起來的,不應該把它完全滲入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中。”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施密特逝世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逝世 德國前總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