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影像學檢查做多了會致癌嗎?
張大爺是40多年的“老煙槍”,例行體檢的血液檢查結果提示肺癌相關的腫瘤標記物升高,但自己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舒服。雖然胸片結果也顯示正常,謹慎起見,醫生建議張大爺做一個胸部CT檢查。可是聽說CT有輻射呀,射線“吃”多了也會致癌啊!到底要不要進一步檢查呢?這份體檢報告可是讓張大爺全家陷入了焦慮和糾結。
所有的影像學檢查都會致癌嗎?
我們通常一聽到“輻射”就會和“致癌”聯系起來。但嚴格來講,只有損傷DNA分子的電離輻射才能致癌,非電離輻射是低頻輻射,沒有足夠的能量直接損傷DNA分子,因此現在還沒有證據說明低頻的非電離輻射可以誘發癌癥。影像學檢查也有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之分,X光、計算機斷層成像(CT)、核醫學檢查(骨掃描、PET/CT)屬于電離輻射,是可能致癌的輻射源。MRI、超聲波屬于非電離輻射,目前還沒有發現后兩種檢查可以致癌的證據。
這些檢查致癌的效力一樣嗎?
電離輻射的致癌效應與輻射劑量有關,輻射劑量越高,其致癌的幾率也會增大。那怎么度量輻射劑量呢?通過用“希弗(Sv)”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
如何直觀地了解這個輻射單位呢?實際上,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存在本底輻射,正常自然環境下,人體一年接受的輻射劑量為3-4mSv。接受電離輻射的確會增加致癌的概率,經過研究分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認為,每接受10mSv的電離輻射會增加死于癌癥的幾率0.05%。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各種影像學檢查的電離輻射劑量:一張胸片的輻射為0.1mSV,相當于暴露在自然環境下10天,其致癌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計;CT相對輻射量較高,不同部位的CT檢查所產生的輻射也不同,頭部CT輻射較低,一次輻射量為2mSV,相當于暴露在自然環境下8個月;腹、盆部CT輻射較高,一次輻射量為10mSV,相當于暴露在自然環境下3年;PET/CT一次檢查產生的輻射劑量約為6mSv,相當于暴露在自然環境下2年。需要特別強調的是,PET/CT是將放射性物質輸入人體,這些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會向周圍環境產生輻射,因此做核醫學檢查后的患者需要在72小時內盡量遠離人群,尤其是孕婦和兒童,需要多喝水,加快放射性物質從體內排出,患者檢查后排出的尿便也具有輻射性。
孕婦和兒童能影像檢查嗎?
孕婦和兒童是特殊人群,他們能做影像學檢查嗎?我們之前說到的非電離輻射影像學檢查,如MRI、超聲對孕婦和兒童都是安全的。對于X線、CT等有致癌、致畸風險的檢查,孕婦也不是絕對禁忌,能否做這些檢查取決于懷孕孕周和檢查輻射劑量的高低。孕婦在懷孕8-25周期間,如接受高劑量輻射(20RAD以上)胎兒致畸風險增加,但5RAD以下的輻射或者孕8周之前,25周之后接受的輻射,目前沒有科學證明會增加胎兒致畸風險。建議孕婦、兒童做醫學檢查時對特殊部位如性腺、甲狀腺、子宮等進行鉛塊遮擋,減少輻射帶來的危害。
影像學檢查,我們該如何選擇?
如上所說,影像學檢查是一把雙刃劍,幫助醫生診斷病情的同時的確會對病人造成潛在的損傷,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我們反對沒有必要的、過度的影像學檢查,任何影像學檢查都應該基于患者的病情需要。其次,對于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接受檢查時應該對重要器官和部位進行必要的防護。最后,不推薦將CT等高電離輻射醫學檢查作為常規體檢項目;對于一些疾病的初次檢查,提倡用超聲、X線平片等無或低輻射方法進行。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張大爺的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張大爺有吸煙史,是肺癌的危險因素;目前出現了肺癌相關的腫瘤標記物升高,我們建議他采用低劑量螺旋CT檢查。這種檢查輻射劑量僅為常規CT的1/3-1/4,與胸片相比可以發現早期肺部腫物,同時接受輻射劑量不太大,致癌風險較低。
50歲以上,吸煙指數(吸煙指數=吸煙年數×每日吸煙支數)超過400的患者是肺癌高危人群,很多人等出現癥狀時再去就診,往往已經是肺癌晚期,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期。目前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建議這部分人群每年行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提高肺癌檢出率,達到早發現早治療,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目的。
總之,影像學檢查是腫瘤科醫生的好幫手,正確使用可以幫我們更早地發現腫瘤,達到早發現、早治療,最大程度地消滅腫瘤的目的。
文/李曉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放射治療科)
編輯:趙彥
關鍵詞:影像學檢查 致癌 孕婦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