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習近平: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
原標題: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
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
新華網新加坡11月7日電(記者孟娜)當地時間11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積貧積弱、風雨飄搖的年代,比誰都懂得發展的重要、穩定的可貴。中國的發展進程得到周邊國家幫助和支持,中國發展成果也為周邊國家所分享。中國愿意把自身發展同周邊國家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讓中國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周邊,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
習近平:中國將堅定發展同東盟的友好合作 堅定支持東盟發展壯大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今年年底,東盟即將建成共同體,這是亞洲地區第一個次區域共同體。中國將堅定發展同東盟的友好合作,堅定支持東盟發展壯大,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堅定支持東盟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習近平:中國始終將周邊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中國始終將周邊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視促進周邊和平、穩定、發展為己任。中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是從周邊先行起步。
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奉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堅持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致力于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近代以來,外敵入侵、內部戰亂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寶貴,絕不會放棄維護和平的決心和愿望,絕不會把自身曾遭遇的苦難強加于他人。中國繁榮昌盛是趨勢所在,但國強必霸不是歷史定律。中國自古倡導“強不執弱,富不侮貧”,深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一些人渲染“中國威脅論”,這或者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和現實政策不了解,或者是出于一種誤解和偏見,或者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我們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
習近平:中國愿同周邊國家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中方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設想,是發展的倡議、合作的倡議、開放的倡議,強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形成勢頭。中國發布了愿景與行動的綱領性文件,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積極參與的態度。一批多邊或雙邊大項目合作正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邊國家,首要受益對象也是周邊國家。中國歡迎周邊國家參與到合作中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攜手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的愿景。
習近平:中國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同東盟國家一道維護好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維護自身的領土主權和正當合理的海洋權益,是中國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中國南海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在中國和南海沿岸國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總體是和平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從來沒有問題,將來也不會有問題,因為首先中國最需要南海航行通暢。中國將堅持同直接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有關爭議,中國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同東盟國家一道,維護好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我們歡迎域外國家參與亞洲和平與發展事業,為此發揮積極作用。當前,亞洲各國政府面臨的最重要課題是如何實現持續快速發展,這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這是地區國家的最大公約數,域外國家也應該理解和尊重這一點并發揮建設性作用。
習近平就新形勢下中國發展同周邊國家關系提出四點主張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時就新形勢下中國發展同周邊國家關系提出四點主張:
一、 共同維護和平安寧。亞洲各國人民要永不為敵、增進互信,共同守護亞洲和平安寧,為亞洲各國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條件。
二、 深入對接發展戰略。亞洲各國人民要聚精會神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互幫互助,從各自發展戰略中發掘新的合作動力,規劃新的合作愿景,鎖定新的合作成果,做大互利合作的“蛋糕”,為彼此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
三、 積極開展安全合作。亞洲各國人民要踐行亞洲安全觀,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共同擔當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堅持以和平方式通過友好協商解決矛盾分歧,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共謀互尊互信、聚同化異、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鄰國相處之道。
四、 不斷鞏固人緣相親。亞洲各國人民要從悠久的歷史文明中汲取養分,凝聚對亞洲價值的集體認同,拓展人文交流合作,夯實睦鄰友好的社會民意基礎,把“和”、“合”的傳統理念付諸彼此相處之道,把修睦合作的薪火世代傳承下去。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習近平 新加坡國立大學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