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全面二孩政策來了 除了產床還缺啥?
原標題:全面二孩政策來了 除了產床還缺啥
“姐,你運氣真好,二孩全面放開了,你可以再生一個了!”收到妹妹的短信,王舒(化名)蹭地一下從床上坐了起來,有點不敢相信。
不過下一秒,她就不再懷疑了。因為,她的微信朋友圈已經被這個新消息刷了屏——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二孩政策。
一夜時間,生還是不生,成了擺在很多人面前的問題。
生,還是不生?
王舒是新疆人,前年生下第一個寶寶的時候,已經是36歲。盡管要再次面臨高齡產婦的風險,但王舒還是堅定地想再要一個。
不過,因為自己還有個妹妹,王舒并不符合此前“單獨二孩”的政策。所以,這個計劃一直也沒提上日程。
“但一個孩子太孤單了。”王舒和妹妹的感情很好,也因此,她始終覺得,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才是最合適的。她甚至想過,大不了交點罰款,也要再生一個。
家住上海的文雨(化名)是獨生女,和王舒的想法類似,也希望以后兩個孩子能有個伴兒。所以,當上海的“單獨二孩”政策一落地,她就立馬要了第二個寶寶。
“我們作為父母,總有一天會比孩子先走。至少,在父母走后,孩子還能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伴兒。”文雨說。
讓她深有感觸的,是身邊一位剛剛失去孩子的朋友。“人到中年,孩子沒了,這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文雨說,恐怕這對父母這輩子都不會開心了,因為,這世間已經沒什么好牽掛的了。
文雨的朋友,只是萬千不幸家庭中的一個。多年來,“失獨家庭”已經成為社會之痛,啃噬著許多父母的心。這也是王舒堅定地想要兩個孩子的另一個原因。
“誰也不能保證孩子一生沒災沒病,如果最后白發人送了黑發人,那是我絕對接受不了的。”所以,當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消息傳來,王舒高興得不得了,趕緊就把消息傳給了丈夫。
但是,不愿生二孩的媽媽也不少,90后新媽媽李雪(化名)就是其中一個。
“我和老公兩個人,除了要養孩子,以后還有4個老人要照顧。兩個人的工資養七口人,壓力已經很大了,如果再要一個,就是八口,那真是得不吃不喝了。”李雪的這本經濟賬,徹底打消了要二孩的念頭。
這也是很多人面臨的現實。從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消息傳出后,不少80后、90后就感慨,“我們竟然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獨生子女。”還有人形象地比喻,“421”陣型變成“422”陣型,“中場球員”要被累趴下了。
但從事生物科研工作的80后媽媽王云(化名),考慮的不僅僅是經濟壓力。
“像我們這種做生物實驗的,經常會碰化學試劑。所以,備孕少說要提前半年停止實驗。再加上生孩子的時間,至少一年半都不能工作。”王云說,除非辭職轉行,否則根本不要奢望要第二個孩子。
“但現在年紀也大了,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王云說。也因此,在決定要不要生不生二孩之前,擺在很多媽媽面前的,是要不要放棄現在的事業。
還有人則面臨另一個現實的問題——年齡。10月3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答記者問時說,據測算,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條件的婦女約60%在35歲以上。也因此,不少人雖然想要,但無奈已經高齡,只能作罷。
這種拉鋸也體現在了數據上,財經網發起的一項“你會選擇生二孩嗎”的民意調查顯示,18萬受調查者中,“會生兩個”的人數稍多,占總投票數的33.8%。但“只想生一個”的也不少,占比20.3%。緊隨其后的是“想多生個,但礙于經濟條件,只好生一個”,占比20.1%;“一個也不想生”的占比12.9%;還有7.4%表示沒考慮過該問題。
二孩全面放開,誰壓力山大,誰喜笑顏開?
就在大家還在熱烈地討論著“生還是不生”的問題時,與此緊密相連的家政市場、母嬰用品市場也激動起來。
北京富平家政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說,對于家政公司而言,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這樣,請月嫂的人就多了,相應地,對育兒嫂、家政等需求也會增多。”該工作人員說,他們今后也會多調配人手,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嬰兒潮”。
同樣感到欣喜的,還有王萍(化名),她是某母嬰智能產品電商的產品負責人。
“昨天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特別開心” 。王萍說,這對于母嬰行業而言,有很大促進作用。“以后孩子多了,家庭需要母嬰產品的數量和種類也會相應增加。”剛剛創業的她,看到了更大的市場。
王培安在答記者問時中也提到,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動對婦幼健康、嬰幼用品、托幼服務、教育等領域的消費。從長期看,到2050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增加3000萬左右,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預期。
但一些現實的壓力也接踵而至,比如,前不久,不少媒體就報道了北京部分醫院產床告急的情況。
據北京市衛計委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單獨二孩的申請人數已經超過5.3萬人。此外,因為一些民俗的影響,很多避開“羊年”的人,也都爭相加入生育大潮,想在“猴年”生個猴寶寶。目前,北京不少醫院產科孕婦建檔已經超負荷。
位于北京的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是一家二甲醫院,該院婦產中心的一位醫生就明顯地感受到了壓力。“產科工作量確實有所增加,之前接診量大概每天100多,現在增加了一倍”。
北京婦產醫院則更是人滿為患。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時發現,產床的緊俏,還滋生了號販子的市場。他們或是駐守在醫院大門兩側,或是分散在去往醫院的必經之路上,每當有路人從他們身邊經過,就會低聲問一句:“要號嗎?”醫院產科門診的號,也幾乎形成了“統一價”,普通門診300元,如果需要掛副主任醫師的號,則需再加100元。
迎接新政策,除了產床,還缺什么?
在答記者問時,王培安也披露了一組數據:到2015年9月底,全國有176萬對單獨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請,再生育申請數量平穩增加。在育齡婦女持續減少的情況下,2014年出生人口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7萬,二孩出生人數明顯增加。
受訪專家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后,如何應對增長的人口,還需要多方面做好準備。
“首先是醫療資源的問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說,“一般家庭生孩子,都想選擇最好的醫院,但目前我國的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短缺。如何在區域內分配醫療資源,特別是產房產床,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此外,陸杰華認為,高齡產婦的問題也需要被重視。“現在‘生二孩’,比較著急的是70后,因此,對于高齡孕婦的醫療衛生服務要跟上,降低因為高齡產婦帶來的嬰兒死亡率和產婦死亡率”。
未來的教育資源,也會因二孩的全面放開而感受到壓力。陸杰華認為,教育資源如何分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提到,從決定公布到最終落地,法律、政策等還面臨一個銜接的問題。
他說,全面放開二孩后,現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各省市的計生條例等,所有的法律條文要做配套修改。同時,此前與計劃生育相關的經濟社會政策,也要面臨調整。
比如,王培安在答記者問時明確,對自愿生育一個孩子的夫妻,不再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等相關獎勵優待政策。不少人還關心,下一步,社會撫養費將如何調整。
同樣會發生變化的還有基層計生工作人員的工作。王培安認為,要把全面放開二孩這件好事辦好,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任務不是減輕了,而是更重了,內容更豐富了,要求也更高了。既要幫助群眾生好孩子,又要管控可能出現的風險。需要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出生人口動態監測,引導群眾合理安排生育,防止出生人口出現大幅波動。
“事實上,隨著政策的推行,整個公共政策都要跟著變化。”陸杰華說,“此前,經過這么多年的計劃生育,社會已經形成一種‘少生優生’的社會公共政策。如今,二孩放開后,就應該制定相對寬松的社會經濟環境,這還需要多方面做好準備。”(記者 李林 實習生 陳妍霓)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全面二孩 產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