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看“盆景”如何變“風景”
新華社桂林11月5日電(記者仲蓓、何豐倫)“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要推動成鄉一體化發展,開辟農村廣闊發展空間。如果說農村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短板”,那么農村人居環境則是“短板中的短板”。
平坦路、干凈水、放心房,這些已經在國內多地精心培育的試點“盆景”中實現了,“盆景”成長為全覆蓋“風景”,還須把握“十三五”重要戰略機遇期。
——規劃為引領
由住建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第二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5日在廣西桂林結束。會議指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打持久戰。鄉村建設,理念先行,國內多地都制定了發展規劃,圍繞建設“美麗新農村”總目標,結合當地特點,確定發展階段、明晰發展路徑,做到統籌考慮一盤棋。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介紹,廣西制定了持續8年的規劃綱要,分階段梯次推進建設“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幸福鄉村”。
四川省副省長曲木史哈說,四川轉變規劃理念,堅持以縣域規劃指導鄉村規劃編制,集中兩年攻堅,編制完成了176個涉農縣(市、區)的縣域新村建設總體規劃,指導9萬個村落編制了村莊規劃。
貴州省副省長慕德貴說,貴州山地特征明顯,為打造特色村落、念好“山字經”,貴州針對保護傳統村落制定了發展辦法,這在全國尚屬首個
——找準突破口
中國美,農村必須美。對國內大多數農村地區來說,“美”就要美在“家門口”,把垃圾掃走,把污水治理好,是農民們的心愿。
垃圾也是困擾廣西農村最突出的問題,廣西下大力氣進行重點突破。記者在恭城走訪調研時看到,當地紅巖村、矮寨充分利用農村沼氣,變廢為寶,污水減量,更以沼氣“全托管”模式,實現農戶、沼氣服務公司和養殖場多方共贏。
不同地區發展并不平衡。對貴州農民來說,最急需的是“路、水、房、電、訊、寨”。自2013年起,這個省大力實施“六項行動計劃”,全面解決農村“行路難、用水難、住房難、用電難、通訊難、環境改善難”等老大難問題。
——多渠道籌資
財政資金并非建設“美麗鄉村”的唯一渠道。“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要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帶動社會投資。多元化投資正是完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支撐。
江蘇常熟市委書記惠建林說,今年常熟在全國首推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PPP模式,將全市所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進行打包,按照政府采購程序選定中車股份,項目資金總規模6億元,由國資公司出資35%、中車股份出資65%組建項目公司,獲特許經營資格25年。
浙江德清縣委書記項樂民說,德清拓展思路,以農村電商發展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目前,全縣行政村已實現電子商務服務點全覆蓋。這不但能拉來資金,還能帶動當地就業。
——制度建設是保障
“盆景”變“風景”的重要保障是建立起長效工作機制。
曲木史哈介紹,四川全?。梗埃ヒ陨湘傕l建立了規劃管理機構,60%的市(州)通過公開招聘、選調選派、征集志愿者等方式實施了鄉村規劃師制度,推動了規劃管理全覆蓋。
項樂民說,德清是“一根管子接到底”,實施縣、鄉鎮、村、農戶及企業“五位一體”長效運維管理機制。2014年以來對污水治理投入4.25億元,實現自然村全覆蓋,農戶受益率達90%以上。
只有做好規劃、重點發力、加大投入、完善制度保障,才能留住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宜居農村,補齊發展短板。國內各地區發展程度不同、文化特色各異,“盆景”模式各有優勢,推廣必須因地制宜,遵循農村建設規律,才能實現“風景”全覆蓋。(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農村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