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新華社記者姜琳、吳雨
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深化金融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提出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等三方面具體要求。
“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是利率市場化一個里程碑式的進展,但并不意味著央行對利率的管理有所減弱。它開啟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利率調控和價格工具將更加重要,讓金融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更為關鍵。”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
會議要求,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在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經理楊馳看來,目前各家銀行總體上比較穩健,但隨著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和利率市場化推進,一些城商行可能面臨存款流失風險,不排除一些激進的、存款基礎較差的城商行會采取高息攬儲的手段。
“銀行必須從表內和表外尋求平衡,不能把短期利潤作為定價的目標,而要把長期和短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目前銀行在考核高管時已經逐漸完善相關管理規則,要求既看利潤也要看不良貸款情況。”楊馳說。
會議強調,要繼續發揮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參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購利率、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理順政策利率向債券、信貸等市場利率傳導渠道,形成市場收益率曲線。
陸磊表示,商業銀行自主決定存貸款利率后,定價是否理性,是否充分考慮自身成本,有必要在銀行微觀行為和監管部門宏觀調控之間搭建起橋梁,保持利率傳導的順暢性,防止銀行出現高息攬儲、“存款大戰”。
會議還提出,要加強對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采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激勵約束利率定價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和風險防范。
“央行目前有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貸款利率等監管工具,可以對銀行的不正當競爭形成約束,行業自律也可以通過同業業務限制等發揮正向引導作用。”陸磊說,金融監管部門還應高度關注高息存款、理財背后的經營穩定性和安全性,及時披露相關信息,防范風險。
會議強調,防控和監管越到位,利率市場化程度就會越高。
“這句話頗有深意。對監管部門來說,意味著要在培育市場和防范風險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利率市場化改革不僅要創新金融監管方式,提高信息透明度,還應健全金融機構財務硬約束,抑制部分機構盲目發展。”楊馳表示。(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服務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