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穿衣鐵律:春捂秋凍、上薄下厚
中國民間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正好和人們初春時想急切地脫掉累贅的冬裝、立秋后不愿意穿秋褲相對立。初春和立秋正是疾病發(fā)期,如果再趕上乍暖還寒的倒春寒、秋天提前到來的寒流,小則感冒發(fā)熱,大則心腦血管疾病,都會在此時發(fā)生,所以才有了“春捂秋凍”這個經(jīng)驗之談。
之所以要“春捂”,是因為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中產(chǎn)生熱量與散發(fā)熱量的調節(jié),和冬季的氣溫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季節(jié)交替時,天氣變化無常,這個時候如果過早減衣,一旦氣溫發(fā)生變化,就會難以適應,身體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導致病菌乘虛侵入體內。感冒是最先出現(xiàn)的,心肌炎、腎炎、鼻竇炎等也會隨之發(fā)生。
從中醫(yī)角度講,春天天氣轉暖,毛孔就要張開了,這在中醫(yī)來講屬于衛(wèi)外之氣的一部分。和冬天相比,這個時候皮膚開合不像冬天那樣緊,這樣也便于陽氣的生發(fā)。之所以不要急著減衣,是要通過捂,給皮膚一個溫暖的提示,催促它和外界溫度“同呼吸”。
至于秋凍,道理與此類似,也是通過適度的寒冷刺激,趕在冬天到來之前提示身體:降溫了,要盡快關閉毛孔,建立起抵御嚴寒的“屏風”,也就是提高免疫力。所以,“春捂秋凍”可以看成通過穿衣這個生活的細節(jié),幫助身體在季節(jié)交換、溫度變化時主動地適應自然,看似穿衣之術,實則養(yǎng)生之道。
那么,要捂到什么時候才可以呢?研究表明,多數(shù)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尤其需要“春捂”。一般來說,氣溫到15攝氏度,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xù)在15攝氏度以上并持續(xù)一周左右,就可以不捂了。如果是老年人,則需要捂的時間再長些,并要隨時加減衣服。
在這個大原則下,還有些局部問題要處理:一個是頭不要捂,脖子要捂,另一個則是要“上薄下厚”。頭部雖然只占身體重量的10%,但它的散熱占全身散熱的40%,這也是為什么過去有“貴人不頂重發(fā)”的說法。因為過長、過厚的頭發(fā),會影響頭部的正常散熱,甚至會因此“上火”。雖然這更多是種身體的感覺,但至少說明,頭部是不怕冷的。因為在中醫(yī)里面,頭為“諸陽之匯”,身體的陽經(jīng)都要匯集到頭部,頭部是陽氣聚集之處,因此不怕冷,所以不用戴過厚的帽子,否則很容易捂出一頭大汗。
但是脖子不一樣,前面我說過,脖子后面有三個受風的要穴,身體感受到的風寒很多都是從這些部位進入的。急性的可以引起感冒發(fā)熱,慢性的則會導致頸椎病。即便是夏天,如果久處空調房間,同時頸部后面正對著空調,引起的問題不僅僅是頸椎病,很多人會產(chǎn)生神經(jīng)性頭疼、后背疼、肩膀疼,而且經(jīng)久不愈,這也多是頸部受涼引起的。受涼后,頸部的肌肉痙攣,與之相關的部位就會被牽扯而疼痛。所以,冬天,圍巾比帽子重要。即便是夏天,在室內也要準備一個披肩類的東西,就是為了保護頸部不受空調的危害,起到局部保暖的效果。
至于“上薄下厚”,是針對和心臟距離遠的下肢而言的。
下肢與心臟距離遠,這里的血液供應就不及上身,特別是這個人如果不喜歡運動,心臟的功能從來沒被充分開發(fā),他的下肢肯定經(jīng)常是冷的,他也會告訴你,“腰以下常年不溫”“雙腳一個冬天都沒暖和過”。這種人,單靠“下厚”都未必管用,還要針對下肢發(fā)冷的問題治療。對于這種癥狀的治療,一般都用補腎陽的藥物,比如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
這些藥物都用到了附子,附子是中藥里的溫陽藥之首,用于治療陽氣虛損嚴重。因為陽虛整個身體熱量不足,特別怕冷的人,用它給身體加熱。附子的提取物還用在心臟功能衰竭時給虛弱的心臟助力,對于這種下肢不溫的人,也可通過附子來增加心臟功能,加強對下肢這種遠端組織的供血。
這些藥物的性質都很熱,如果不是陽氣不足的人,或者是陽虛程度不嚴重的人,吃了就會上火。但對一個冬天都暖和不過來的人來說,必須用這種別人吃了會流鼻血、長口瘡、大便干的藥物,才能使他們暖和過來。陽氣如此虛弱的人,在穿衣的時候怎么能再不保溫呢?
翻遍中醫(yī)古籍,“溫”這個詞會時常出現(xiàn),而中醫(yī)的養(yǎng)生體現(xiàn)的也是一個“溫”字。具體到穿衣,就是保溫,因為只有保溫,身體才能節(jié)約下來那些用于御寒、在寒冷環(huán)境中保持體溫的能量,各個器官才能減少勞作,不至于被耗竭。因此,保溫是中醫(yī)對身體最節(jié)能的保養(yǎng)方式,保溫就是保護陽氣。
編輯:趙彥
關鍵詞:春捂秋凍 中醫(yī)養(yǎng)生 上薄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