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人民日報評論員: 時和勢都在我們這邊
原標題:時和勢都在我們這邊——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一份國家的發展藍圖,對接著億萬人民的小康夢想,標示出一個民族的復興偉業。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研究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劃定未來五年中國發展的航標。這是一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謀篇布局、為邁向第一個百年目標凝心聚力的重要會議,十八屆五中全會做出的戰略擘畫和頂層設計,“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必將把“中國號”巨輪帶入一個全新的水域。
中國的發展前后相續,站在兩個五年規劃的交匯點上,一個發展的“中國故事”愈發清晰。過去五年,中國經濟高位躍升、改革全面推進、民生持續提升、生態不斷改善,我們以變革抓住機遇、用變革應對挑戰,將改革發展和復興之路的現實方位標示得格外清晰。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判斷:“時和勢總體于我有利,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現代化巨輪揚帆破浪,正當其“時”——
全新方位中,我們正處于戰略機遇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十二五”前4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四分之一。深化改革的紅利在不斷釋放、全球合作的動能在不斷提升,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構建全球經濟新版圖,戰略方位的變化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未來五年,抓住并用好機遇,我們就能完成現代化歷程中的重要跨越。
關鍵節點上,我們正面對改革攻堅期。前行之路從無坦途,“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任務緊迫而繁重。中國經濟正經歷新舊動能轉化,人口結構變化、產能過剩、資源環境壓力等,都是“攔路虎”;中國社會也仍在深刻轉型,社保、教育、醫療等問題,都是“硬骨頭”。未來五年,振奮精神、凝心聚力,我們才能走好復興之路上的“關鍵一程”。
面對這樣的發展時機、歷史契機,我們更需認清大局與大勢,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
發展之勢,在我們這邊。新常態下,新的增長點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斷破繭而出,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斷蓄積力量。“三大產業”“三駕馬車”的比重變化,“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明確目標,讓經濟形勢、運行態勢總體向好。亞投行用資金完善全球金融架構,“一帶一路”用合作共贏構建世界經濟地理新版圖,整個世界正在我們面前展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仍然廣闊,“十三五”的中國必能不斷向好。
人心之勢,在我們這邊。從“十二五”前4年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9.5%,到“十三五”期間帶領7000多萬人擺脫貧困,改革中的“獲得感”、發展中的“幸福感”,深深植根于億萬人民心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疑會貫穿于未來五年的發展之路。“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這樣的萬眾一心、滿懷信心,正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最好的基本面。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確立“三步走”戰略;跨入新世紀,我們黨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F代化的夙愿逐步變成現實,民族復興的前景正在鋪展開來,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百年目標邁進,時和勢都在我們這邊,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歷史使命、收獲更大光榮。
編輯:曾珂
關鍵詞:十八屆五中全會 時和勢都在我們這邊 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