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王中軍:投資藝術品最抗風險
【導語】
長期投資藝術品是最抗風險的,但少有機構看到它的價值。華誼未來可能會在藝術上找到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正文】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軍,日前在出席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時,談到藝術和商業的結合。在他看來,能想到的藝術和商業的關系,最為貼近的當屬公司拍攝的電影、電視、音樂、藝人等等。此外,他認為收藏完全是個人愛好,也在思考收藏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文化在商業里還是非常有魅力的產業,投資藝術品最抗風險,明年可能有華誼兄弟的藝術板塊。
藝術和商業相結合
藝術對王中軍,甚至對華誼兄弟的整個商業行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回來創業進入電影行業,和自己一定的視覺藝術修養還是有很大關系。”王中軍坦言,特別是這兩年,公司在轉型做休閑旅游電影文化小鎮,這在自身藝術欣賞能力或是對建筑的熱愛上,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可能是藝術和商業一個非常好的結合。
王中軍準備在重慶落地第13個華誼兄弟的電影小鎮,而在海口的第一個電影公社就是老重慶,當時拍攝的1942就用了重慶的街景,這是對建筑的理解。電影的訴求很高,如果華誼沒有電影支撐,這些旅游小鎮就和其他旅游地無異,這也迅速推動了商業行動的落地。
第一個小鎮去年開街后一年多,基本成為海南最好的旅游景點之一,游客之多超乎想象。華誼現有2.8萬平米的小街景,第一期財報顯示就有將近1.4億的租金和門票收入,利潤率高企,毛利率多達30%。在王中軍看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而建筑藝術和商業更貼近一些。
王中軍最近在看一張塞尚的畫,推薦人是瑞士藝術基金,據介紹:“這張畫是上世紀90年代拍得,開價是6500萬,這證明它是有生命力的,未來險資也許可以做一個長期持有的藝術品投資。”
他認為,藝術不會一下子爆發,今天這么火的西方藝術印象派,其實在戰后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沉淀。不管是羅斯科還是波洛克等大家,都是歷經幾十年,人們才建立起對這些藝術家的認知。在中國,宋元明清能被記住的皇帝有幾個?被記住的都是宋四家、明四家這樣通過文化傳承而被熟知的文化大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理念和對藝術品的理解,因為學習油畫,所以王中軍對油畫收藏比較偏愛。“收藏完全是個人愛好,但我也在思考,收藏有沒有可能形成非常好的商業模式。”他談道。文化在商業里還是非常有魅力的一個產業,對于具體的商業模式,王中軍還沒有想清楚,但他希望明年會有華誼兄弟的藝術板塊出現。
長期投資藝術品最抗風險
藝術品需要流通,并非沒有變現能力。一幅畫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競價,就是最后兩個人對于藝術品的博弈。
收藏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就像審美的變化。王中軍受過藝術教育,作為古典繪畫學院派,他曾經也很排斥中國當代藝術,甚至嚴格到連畢加索都排斥過,覺得這沒有技術含量,早期去美術館看畢加索,覺得這種作品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完成,但如今再來看已遠非如此。超現代方式很多人一開始并不接受,現在反倒認為太古典太亂的房子不能接受,審美在變,收藏也是如此。
王中軍在收藏中確實是得到了很多樂趣,這個樂趣也和財富相關,收藏了半天東西總貶值有什么意思?有企業家一再跟他談電影,說有一個技術可以用普通人代替明星,但王中軍認為不可能行得通,明星只有臉就不再是明星,人們崇拜明星跟財富有很大的關系,布拉德•皮特一年掙30萬人家還崇拜他嗎?畢加索的畫只賣100美元會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嗎?
談到希克,大家或許早就忘記了他瑞士大使的身份。他購買了中國100多位藝術家1700多件作品。他曾以2000元購得一幅畫,而且分10次付款,當年他騎自行車到使館也只給200元錢,現在那幅畫最少價值1000萬。盡管希克也不是一個太有錢的人,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上學時喜歡的一批藝術家,他們在江湖上并不那么紅,可是如今還是很喜歡。未來可能會在藝術上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其實險資應該是最大的藝術品收藏機構,各大保險公司都有大量險資,長期的投資藝術品是最抗風險的,但少有機構看到它的價值。”王中軍談道。
藝術的故事是有過程的,中國的藝術品不會受到百倍支撐。一名藝術家的人生也許會經歷很多階段,所以其作品短期并不適合投資,金融機構長期持有會有非常大的收獲,但這個收獲還得買準。專家很重要,不能完全憑借個人一時判斷。
在紐約蘇富比5月的拍賣會上,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約1.85億人民幣,含傭金)拍下了畢加索于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Femme au chignon dans un fauteuil)。王中軍表示,購買畢加索的畫,首先出于喜好,其次是和電影有關,“一開始我就愛上了這幅畫,然后我愛上了它背后的故事——戈德溫家族是電影界的傳奇。”這是美國最老的電影公司創始老板收藏過的一幅畫,購買時花了2990萬美元,其實這比王中軍預想的要低,當年入手是2萬美元,回顧一下什么樣的資產能有這樣的提升?房子是不可能的,紐約附近的房子就是幾十年前也不會便宜到差幾千倍,“可是畫就是這樣,能對抗風險,我在里面找到了很多樂趣。”王中軍回應。
每位收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
賣畫賺錢和自己打造企業賺錢不可同日而語。做企業必須盈利,不盈利也無法成立美術館:“但我沒有10億美元的現金,所以一旦在市場上套現就會被罵,說對自己的企業沒有信心,其實這是雙向的,套現是自己的事情,將資金用在藝術品上,滿足自己對藝術的愛好。”王中軍談道。
收藏時,如何著手選擇?首先是信任自己,喜歡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此外,是因為品牌價值所在,品牌建立跟企業經營是一樣的。
有些朋友完全靠收藏維生,都是很好的藏家,對中國美術史了解甚多,在北京買了四合院,想當年買四合院要幾百萬,現在四合院動輒一兩個億,這也是一種收藏,如果不賣畫也買不了四合院,這是循環的。
王中軍坦言,早期的收藏往往帶有投資色彩,畫漲價了心里會非常滿意,也會很動心。當年看中吳冠中的《長江萬里圖》,因為沒有那么多錢,想私下開價1000萬,三個人一起合買,四年后以5700萬賣出,收藏了三、四年翻了5倍。但是到今天可能就會不舍得,因為現在那張畫1億多也拿不回來了。
2008年金融危機,王中軍本想給陳東升捧場,卻未曾想到一張陳逸飛的畫他喊完價就沒有人喊了。但兩年后拍賣行找到他說,王先生你可以把這個畫拿出來嗎?他答應了,最終以3700 萬賣出。王中軍做過很多買和賣,但他認為這并非是他的目的,也不是目標。
拍賣的樂趣很多,很多年前陳東升到王中軍家中以500 萬求了一張吳冠中的《荷花》,這是王中軍花70 萬買得,但三年后他又以1000 萬的價格買了回來,他坦言就是享受這個過程中的樂趣。
每一個收藏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其實我有錢之后買的第一幅畫買的就是艾軒的,還是因為馮小剛的原因,當時的價格是1.5 萬美元。我買這張畫,馮小剛導演曾激烈地攻擊我,但到現在為止,最貴的一張艾軒的畫是馮小剛買的,2200 萬。”王中軍回憶道。
人生的下一個目標
王中軍開始恢復繪畫創作,并以此于去年在云南、青海、甘肅建了27 家公益電影院。如今繪畫賺來的錢都捐給了公益基金,在中國邊遠地區建公益電影院,周邊幾個小學可免費來看電影。“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裝修小電影院,之后畫畫來維護。我去年畫畫一張是40 萬,每年捐15 幅畫,今年60 萬的15 幅已經沒有指標。”王中軍談道。
馬云、郭廣昌等曾在王中軍畫作30 萬的時候一下子購買了3 幅。王中軍畫作的收藏者大致有兩個方向——企業家和明星。而下一個目標是建有自己的美術館,因為在他看來,這在100 年后很有意義,石油大亨在洛杉磯建了最好的美術館,別人記不住那個家族,可是記住了這個美術館。
但美術館非常復雜,沒有內容如何成立美術館?蓋房子容易,里面擺什么很重要。前些年王中軍收藏了很多東西,也立志在一個方向上找到支撐點,收藏太寬泛非常難做到系統性收藏。印象派后,王中軍擁有梵高、莫奈、畢加索等收藏。未來這些藏品,可能會吸引西方一些美術館進行交流展覽,帶動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
美術館在北京開工,在蓋美術館的一瞬間王中軍甚至連美術館怎樣設計都沒有想過,但突然間他想到了中國的松樹,特別是古松,“建筑都不如樹好看,我想中國沒有一個地方是這樣的。”于是,美術館院子里面什么樹都不種,開始移植古松,王中軍想讓未來進入美術館的參觀者看到中國藝術的味道。
美術館的名字也是王中軍種了松樹以后才想的,取了“松”字,后來有人說,“松,君子也”,跟王中軍的名字也有關系,所以美術館就取名“松美術館”。
美術館有八個廳,有一個廳是西方頂級的藝術,第二個廳是他最近比較喜歡的20 世紀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來自法國,個別從日本回來的作品,不管是潘玉良、趙無極還是吳冠中,他都希望用西方最頂尖的藝術帶動中國幾個時期的作品,王中軍想讓大家欣賞最好的常玉、最好的吳冠中、最好的潘玉良。此外,也有文革后的一批藝術家,比如羅中立等,還有真正的近現代、當代藝術。“西方藝術的油畫系列不可能都買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美術館4000 幅作品,想看去巴黎畢加索美術館,這里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定位。”王中軍談道。
說東方藝術,其實看看中國的別墅就知道了,千篇一律,但人們會期待帶有東方藝術色彩的建筑。近些年中國的建筑確實沒有個性。仔細想想老上海其實就是民國,民國建筑是非常有風格的,很好地將東西方相結合,西方人多用紅磚,民國大量的灰帶有很多西方的裝飾圖案。中國四合院就是灰磚,它就把四合院和西方建筑結合。建筑是和藝術貼得最近,也是藝術的頂尖之作。到歐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的南部,處處被建筑震撼,那種小鎮很美。為什么這么多人愛去麗江,正是其保存了中國的味道。
“進入華誼兄弟海口小鎮,感覺像是穿越到100 年前的中國。但現在中國沒有這樣的城市,電影是造夢的,可以復制出帶有藝術色彩的東西來。”王中軍努力在做華誼兄弟的旅游小鎮,其實他的最大訴求,正是想恢復一些帶有中國色彩的文化。
編輯:陳佳
關鍵詞:王中軍 投資藝術品 最抗風險